若教灵运真成佛,会现优昙證本因
出处:《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》
明 · 薛蕙
盥手薰香折好春,罗巾净拭宝瓶尘。
一华聊复添僧供,半偈还同赞法轮。
宿世曾为童子戏,他生应作比丘身。
若教灵运真成佛,会现优昙證本因。
一华聊复添僧供,半偈还同赞法轮。
宿世曾为童子戏,他生应作比丘身。
若教灵运真成佛,会现优昙證本因。
鉴赏
此诗《牡丹送寺中供佛兼题短句》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,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的感悟。
首联“盥手薰香折好春,罗巾净拭宝瓶尘”,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准备供奉佛前的场景。盥手、薰香、折取春花,再用罗巾轻轻擦拭宝瓶上的灰尘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仪式感,仿佛将春天的美好与纯净引入了神圣的空间。
颔联“一华聊复添僧供,半偈还同赞法轮”,进一步深化了主题。一朵花虽小,却能增添僧侣的供养,半句偈语同样能赞颂法轮的转动,寓意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,也能在佛法的引领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。
颈联“宿世曾为童子戏,他生应作比丘身”,诗人通过回顾前世今生,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信仰与追求。曾经作为孩童的游戏,如今在佛法的引导下,希望能成为修行者的身影,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与精神提升的渴望。
尾联“若教灵运真成佛,会现优昙證本因”,引用了佛教中的典故,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。如果灵运(此处或指诗人自己)真正成就佛果,那么他将会显现如优昙花般的智慧与慈悲,证悟佛法的根本原因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理解,也寄托了对自身修行成果的期待与愿景。
整首诗通过对供佛仪式的细腻描绘,以及对前世今生、佛法追求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、宗教信仰与个人精神成长的融合与探索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