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侯得明珠,径寸馀光泽
抱之会渑池,鼓瑟声何迫。
魏侯得明珠,径寸馀光泽。
照彼辚辚车,不阻函关轭。
哲王固有贵,所贵非瑰奇。
请观垂裳后,帝则昭良规。
四表谅已格,列辟咸师师。
犹惇玩物儆,惕若兴遐思。
晔晔结绿珍,丸石投空谷。
辉辉明月光,湮潭委鱼目。
岂不怀至宝,怀宝倾天禄。
宫中径寸珠,可易千人粟。
宫中盈尺璧,可筑千家屋。
珠饥不可食,毋自枵民腹。
玉寒不可衣,无裤歌声蹙。
所以唐虞理,光华烛海隩。
澹然宝无为,茅茨坐穆穆。
鉴赏
这首诗《阁试抵璧捐珠》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,通过对比赵璧与明珠的价值与用途,探讨了真正的价值与财富的本质。
开篇“赵氏有良璧,连城不可索”,以赵璧的珍贵引出主题,强调其价值难以衡量。接着“魏侯得明珠,径寸馀光泽”,通过魏侯获得明珠的例子,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形式的财富及其影响力。诗人通过“照彼辚辚车,不阻函关轭”描绘明珠的光芒穿透重重障碍,象征着其价值超越了物质层面。
“哲王固有贵,所贵非瑰奇”,指出真正的尊贵并不在于稀世珍宝,而在于智慧与德行。诗人借“请观垂裳后,帝则昭良规”表达对贤明君主的期待,认为真正的治理之道在于遵循道德规范,引导国家繁荣昌盛。
“四表谅已格,列辟咸师师”,强调了四方臣民的归顺与效仿,体现了君主权威与德治的重要性。接下来“犹惇玩物儆,惕若兴遐思”,提醒人们即使在享受物质财富时,也不应忘记道德警醒,激发深思。
“晔晔结绿珍,丸石投空谷。辉辉明月光,湮潭委鱼目”,通过比喻,形象地描述了不同形式的财富与价值,结绿珍比作珍贵的宝石,丸石投空谷象征微小却能产生共鸣的力量,明月光比喻明亮而持久的影响,鱼目则代表了被忽视的真实价值。
“岂不怀至宝,怀宝倾天禄。宫中径寸珠,可易千人粟。宫中盈尺璧,可筑千家屋”,诗人在此处反思了对财富的追求与利用,提出珠玉虽贵,但不应牺牲民生福祉,强调了财富的合理分配与使用。
最后,“珠饥不可食,毋自枵民腹。玉寒不可衣,无裤歌声蹙”,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财富的局限性,指出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并非来源于物质的拥有,而是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实践。
“所以唐虞理,光华烛海隩。澹然宝无为,茅茨坐穆穆”,诗人总结道,唐虞时期的治理模式,以其道德光辉照亮了整个世界,而真正的宝物在于淡泊名利、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,这种生活简单而充实,充满了内在的和谐与满足。
整首诗通过对赵璧与明珠的对比,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,深刻探讨了财富与价值的本质,强调了道德与智慧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