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阑风露寒,岩曲灯耿耿
山空松桂香,云细泉石冷。
高崖敞飞檐,象纬逼参井。
惜无娟娟月,散此林下影。
夜阑风露寒,岩曲灯耿耿。
疏钟响嵌窦,客枕发深省。
却随猿鸟起,再上翠微顶。
道人山后来,眸子颇清炯。
试询龙虎诀,妙意默已领。
我生忧患馀,半世泛萍梗。
脱身鲸海中,扫迹方自屏。
愿从稚川游,薪水事丹鼎。
庶资刀圭力,少使桑榆永。
胡尘暗中原,静谧惟五岭。
渺然炎荒地,自绝羽书警。
结茅定前缘,幽梦先异境。
上下三洞间,安得田二顷。
携家学庞公,扪虱笑王猛。
采薇与散发,此志久已肯。
嵇生非吾徒,幽愤醉方醒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都峤山灵景寺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诗的开头“清晨游栖真,薄暮宿灵景”,描绘了诗人从清晨开始的游历,直到傍晚时分在灵景寺安歇的情景。接着“山空松桂香,云细泉石冷”两句,通过山空、松桂香、云细、泉石冷等景象,展现了山中清幽、宁静的氛围。
“高崖敞飞檐,象纬逼参井”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,以及天空星辰与寺庙建筑的相互映衬。“惜无娟娟月,散此林下影”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渴望,希望月光能洒落在林间,增添一份静谧之美。
“夜阑风露寒,岩曲灯耿耿”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岩石弯曲处的灯光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。“疏钟响嵌窦,客枕发深省”则通过远处寺庙的钟声和客人的沉思,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。
“却随猿鸟起,再上翠微顶”表现了诗人随着猿鸟的鸣叫再次攀登至山顶,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。“道人山后来,眸子颇清炯”描绘了道人在山后出现,其眼神明亮,暗示着内心的清明与超脱。
“试询龙虎诀,妙意默已领”表达了诗人向道人询问修炼之道,内心已经领悟到其中的奥妙。“我生忧患馀,半世泛萍梗”回顾了诗人一生的坎坷经历,如同漂泊的浮萍,充满了无奈与感慨。
“脱身鲸海中,扫迹方自屏”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,寻找心灵的宁静。“愿从稚川游,薪水事丹鼎”表达了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,希望通过修炼获得长生不老之术。
“庶资刀圭力,少使桑榆永”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炼,延长生命,享受更多的时光。“胡尘暗中原,静谧惟五岭”描绘了中原地区战乱不断,只有五岭地区相对宁静。
“渺然炎荒地,自绝羽书警”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战乱、寻求宁静生活的渴望。“结茅定前缘,幽梦先异境”表达了诗人计划在山中建造茅屋,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。
“上下三洞间,安得田二顷”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中拥有足够的土地,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。“携家学庞公,扪虱笑王猛”引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庞公一样与家人一起隐居,远离政治纷争。
“采薇与散发,此志久已肯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决心。“嵇生非吾徒,幽愤醉方醒”引用嵇康的故事,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充满忧愤,但通过饮酒得以暂时忘却烦恼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、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反思,展现了诗人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