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知今夜依何处,一点渔灯出苇丛
出处:《题衡阳泗州寺》
唐 · 张抃
一水悠悠百粤通,片帆无奈信秋风。
几层峡浪寒舂月,尽日江天雨打篷。
漂泊渐摇青草外,乡关谁念雪园东。
未知今夜依何处,一点渔灯出苇丛。
几层峡浪寒舂月,尽日江天雨打篷。
漂泊渐摇青草外,乡关谁念雪园东。
未知今夜依何处,一点渔灯出苇丛。
拼音版原文
翻译
一条悠悠流淌的江水贯穿百粤,孤独的小船只能任由秋风吹拂。层层峡谷的波浪在月光下泛起寒意,整天江面上风雨交加,打湿了船篷。
我在漂泊中渐渐远离青草之地,家乡的方向又有谁会记得雪园东边呢?
今晚我还不知将要停泊何处,只有那一点渔火从芦苇丛中透出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泊于外的游子之情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。"一水悠悠百粤通"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河流,诗人借此描绘自己行踪的漫长和无边际,"片帆无奈信秋风"则表达了在秋风中无法控制命运方向的无奈感。接下来的"几层峡浪寒舂月"与"尽日江天雨打篷"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与苦涩,峡湾之间波涛汹涌,连绵不绝,而夜晚的冷月和整日的阴雨,则让人感到心头的沉重。
然而,随着"漂泊渐摇青草外"一句,诗人的情感似乎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解脱出来,转而向更深层次的情愫倾泻。"乡关谁念雪园东"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牵挂,那里是否有人记得自己呢?而最后两句"未知今夜依何处,一点渔灯出苇丛"则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无奈与迷茫,诗人不知道自己今晚将停靠在哪里,只能看到远方渔船上的灯光,从芦苇丛中闪现而出,这景象既美丽又充满了孤独和不定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,展开了一幅游子漂泊、怀念故土的画面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哲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