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无忠臣与孝子,四海风俗何由回
出处:《东风行》
元末明初 · 危素
东风浩荡吹江南,危子行年二十三。
长谣空谷天荡荡,剑倚白日风潭潭。
气高颇怪星象动,身在岂为饥寒贪。
宫中圣人朝万国,臣抱犁銸在山泽。
终年读书空自劳,三岛求仙岂能得。
齿牙不动心未摧,欲奏长策天门开。
周公仲尼没已久,麒麟凤凰去不来。
世无忠臣与孝子,四海风俗何由回。
长谣空谷天荡荡,剑倚白日风潭潭。
气高颇怪星象动,身在岂为饥寒贪。
宫中圣人朝万国,臣抱犁銸在山泽。
终年读书空自劳,三岛求仙岂能得。
齿牙不动心未摧,欲奏长策天门开。
周公仲尼没已久,麒麟凤凰去不来。
世无忠臣与孝子,四海风俗何由回。
鉴赏
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危素的《东风行》,通过对东风浩荡的描绘,展现了主人公危子年轻却志向高远的形象。他身处逆境,不为饥寒所动,坚持自己的理想,希望能以才智报效国家,如同周公、仲尼那样的贤臣。然而,他感叹世无忠臣孝子,社会风气堪忧,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忧虑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体现了危素的忧国忧民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