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门临广陌,大盖纷鸣銮
出处:《李天瑞论事远谪冬月渡河冰陷而没》
明 · 王云凤
眷彼湖中岛,松柏在其端。
下有冢累累,行人伤心肝。
流光催人老,坐使彫朱颜。
朱门临广陌,大盖纷鸣銮。
珠帘映红烛,清宵歌未残。
高堂列钟鼓,胡为独幽閒。
志士怀百忧,十日不一欢。
所忧在何事,非为一身安。
志违身亦死,令人坐长叹。
不如饮美酒,与众共游般。
游般非吾志,去上首阳山。
下有冢累累,行人伤心肝。
流光催人老,坐使彫朱颜。
朱门临广陌,大盖纷鸣銮。
珠帘映红烛,清宵歌未残。
高堂列钟鼓,胡为独幽閒。
志士怀百忧,十日不一欢。
所忧在何事,非为一身安。
志违身亦死,令人坐长叹。
不如饮美酒,与众共游般。
游般非吾志,去上首阳山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。前半部分通过“眷彼湖中岛,松柏在其端。下有冢累累,行人伤心肝”几句,营造出一种悲凉、哀伤的氛围,将读者带入到对死亡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之中。诗人以湖中的小岛、松柏和累累的坟墓为背景,表达了对生命无常、时间流逝的感慨,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
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富贵生活的描绘,“朱门临广陌,大盖纷鸣銮。珠帘映红烛,清宵歌未残”。这里通过华丽的府邸、热闹的宴席、璀璨的灯火和持续的歌声,展现了权贵阶层的奢华生活。然而,这种表面的繁华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空虚和孤独,“高堂列钟鼓,胡为独幽閒。志士怀百忧,十日不一欢”。
最后,诗人提出了对人生价值的反思:“所忧在何事,非为一身安。志违身亦死,令人坐长叹。”他指出,真正的忧虑并非个人的安逸,而是追求与内心愿望之间的冲突,甚至不惜牺牲生命。这种矛盾和挣扎,让人心生感叹。
在“不如饮美酒,与众共游般。游般非吾志,去上首阳山”两句中,诗人表达了对自由、自然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逃避现实、寻求精神解脱的渴望。最终选择“去上首阳山”,可能象征着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某种逃避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生活状态,探讨了生命的意义、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自由的渴望,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