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使遇宣尼圣,故应颜子同全文

使遇宣尼圣,故应颜子同

宋 · 郭祥正
陶潜真达道,何以避俗翁。
萧然守环堵,褐穿瓢屡空。
粱肉不妄受,菊杞欣所从。
一琴既无弦,妙音默相通。
造饮醉则返,赋诗乐何穷。
密网悬众鸟,孤云送冥鸿。
寂寥千载事,抚卷思冲融。
使遇宣尼圣,故应颜子同

鉴赏

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平和思想的描绘,展现了他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郭祥正以“陶潜真达道”开篇,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高远境界的认同与赞美。接下来,“何以避俗翁”一句,既是对陶渊明如何避开尘世纷扰的疑问,也是对其生活选择的肯定。

“萧然守环堵,褐穿瓢屡空”,描绘了陶渊明简朴的生活状态,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中,穿着破旧的衣服,生活常常贫困。然而,“粱肉不妄受,菊杞欣所从”,陶渊明却能坚守自己的原则,不贪图非分之物,而是乐于亲近自然,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。

“一琴既无弦,妙音默相通”,即使没有琴弦,陶渊明也能在心中弹奏出美妙的音乐,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而“造饮醉则返,赋诗乐何穷”,则展现了陶渊明在饮酒赋诗时的自由与快乐,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乐趣。

“密网悬众鸟,孤云送冥鸿”,这两句通过对比,形象地表现了陶渊明与世俗之间的距离,以及他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。“寂寥千载事,抚卷思冲融”,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千年后的怀念与思考,以及对陶渊明那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。

最后,“使遇宣尼圣,故应颜子同”,诗人想象如果陶渊明能遇到孔子这样的圣人,也应能像颜回一样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,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敬仰。

诗句欣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