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云何从祀庑,传注王郑混全文

云何从祀庑,传注王郑混

宋末元初 · 方回
世短心徒长,日暮道更远。
偶荣匪运泰,骤落非命蹇。
王侯死无葬,将相谪不返。
贱穷齿秃缺,尚许啖粝饭。
配享宣尼庙,文学可商偃。
云何从祀庑,传注王郑混
平生三万卷,晚节叶粪本。
外华已焉哉,袯襫谢公衮。

翻译

人生短暂而内心世界宽广,日暮时分道路显得更加遥远。
偶尔的荣耀并非长久的顺境,突然的跌落并非命运的困厄。
王侯死后无人埋葬,将相贬谪无法回归。
贫穷卑贱的人牙齿脱落,还能勉强吃粗粮。
在孔子庙中共享祭祀,我的文学才华可比商鞅。
为何我在配享的殿堂,注解混杂了王、郑两家之说。
一生读书三万卷,晚年却归于农耕本源。
表面的华丽已经消逝,我告别了华丽的官服。

注释

世:人生。
徒:只,仅仅。
日暮:傍晚。
匪:并非。
泰:顺境。
骤:突然。
葬:埋葬。
谪:贬谪。
返:返回。
贱穷:贫穷卑贱。
齿秃缺:牙齿脱落。
宣尼庙:孔子庙。
商偃:商鞅,古代政治家。
从祀:配享。
王郑混:王、郑两家注解混杂。
叶粪本:回归农耕。
粪本:农事。
袯襫:农夫的服装。
公衮:官服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,名为《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(其十)》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、荣辱如梦以及个人功业与时世变迁的深刻感悟。

“世短心徒长,日暮道更远。”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叹,世事短暂而个人心志却渴望永恒,时间流逝,人生道路愈加漫长,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。

“偶荣匪运泰,骤落非命蹇。”则是对人生荣辱不测的感慨,偶尔得到的荣耀并非福祉,迅速的衰败也不完全是命运所致。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。

“王侯死无葬,将相谪不返。”这一句强调了即便是尊贵如王侯的地位,也无法免于死亡的命运,高官厚禄亦不能带到来世。这里的“将相”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军事和政治官职,他们虽然权势滔天,但最终也难逃一死。

“贱穷齿秃缺,尚许啖粝饭。”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即便是贫穷落魄、牙齿稀少的老年,也还能得到一些粗糙的食物充饥,这或许是在感慨人生境遇之苦,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生活的无奈接受。

“配享宣尼庙,文学可商偃。”这里诗人提到自己能够与古代圣贤齐名,身后可能会有所供奉,其文学成就也是可以和先贤相比,这些都是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。

接下来的“云何从祀庑,传注王郑混。”则是对历史记载的质疑与感慨,古代的祭祀、庙宇以及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,诗人似乎在追问这些事迹的真伪以及它们如何被后世所接受。

“平生三万卷,晚节叶粪本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学成就,他一生中阅读了大量书籍,但到了晚年,这些知识如同落叶般随风而去,只剩下空壳。

最后,“外华已焉哉,袯襫谢公衮。”则是对个人外在荣耀的放弃与释然。诗人似乎已经看破红尘,对于那些外界的赞誉与荣誉不再过分挂念,而是选择了超脱。

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历史感悟,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生命哲思,以及对于个人功业与世事变迁的无奈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