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枯岂小欤,动者中不骛
宁嫌一坡远,甘作十歇去。
至今清梦狂,时走松阴路。
心忻自吟哦,技痒辄披露。
那知菅蒯微,辱报瑶琼树。
胸中万斛清,忽向毫端雨。
援桴未敢再,破的已惊屡。
病身得所便,一阅神气聚。
淇竹秋棱栾,洛花春布濩。
真机不可藏,文亦肖风度。
乐哉精庐游,愧我不常与。
陋乡岂无奇,乏此追陪故。
翻然卜邻心,几逐长风翥。
但分茅半檐,不假牛十具。
刘郎个中人,幽期乃愆素。
曾无负负言,直委茫茫数。
移文太遽生,恐未明深嗉。
君看旋磨蚁,琐屑安故步。
何如骥突云,轩豁随长驭。
集枯岂小欤,动者中不骛。
拼音版原文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,名为《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萧屯以诗嘲之再用原韵》。从整体上看,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幽默嘲讽和深情寄托的诗篇。
"平生老子兴,浑寄幽绝处。宁嫌一坡远,甘作十歇去。" 开篇即描绘出诗人向往山林、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,宁愿选择更为偏远和隐蔽的地方安顿身心。
至今清梦狂,时走松阴路。心忻自吟哦,技痒辄披露。
那知菅蒯微,辱报瑶琼树。胸中万斛清,忽向毫端雨。
援桴未敢再,破的已惊屡。
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,心中的才情欲罢不能,但又不忍彻底放弃。"胸中万斛清,忽向毫端雨"一句,可见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宽广而深远的。
病身得所便,一阅神气聚。
淇竹秋棱栾,洛花春布濩。
真机不可藏,文亦肖风度。
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有疾,但心灵依旧自在,不受外界干扰。同时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如秋天的竹子和春天的洛水之花,展示出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采风度。
乐哉精庐游,愧我不常与。
陋乡岂无奇,乏此追陪故。
翻然卜邻心,几逐长风翥。
在这里,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责,因为自己未能常伴左右。"陋乡岂无奇"一句,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家乡之美的怀念,以及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些美好时光的心愿。
但分茅半檐,不假牛十具。
刘郎个中人,幽期乃愆素。
曾无负负言,直委茫茫数。
诗人的生活简朴而不依赖外物,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又纯粹。"曾无负负言"一句,说明了诗人在交往中真诚守信,不含糊不清。
移文太遽生,恐未明深嗉。
君看旋磨蚁,琐屑安故步。
何如骥突云,轩豁随长驭。
集枯岂小欤,动者中不骛。
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期待和担忧,同时也在询问如何能够像古人那样留下经典之作。"何如骥突云"一句,则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骥马一样雄健而自由。"集枯岂小欤,动者中不骛"则强调了诗人的创作态度,即使语言简练,但内涵深厚,不会让人感到乏味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,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