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观李校书,超迈有古风
出处:《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其一》
宋 · 黄庭坚
往日三语掾,解道将无同。
我观李校书,超迈有古风。
谈道屡入微,闭门长蒿蓬。
谁能赏远韵,太守似安丰。
我观李校书,超迈有古风。
谈道屡入微,闭门长蒿蓬。
谁能赏远韵,太守似安丰。
注释
往日:过去。三语掾:三言两语的官员。
将无同:出自《庄子》,表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共鸣。
李校书:李姓的校书郎。
超迈:超越一般,卓越。
古风:古代的高尚风格。
谈道:谈论道理。
屡入微:经常深入细致。
闭门:闭门苦读。
蒿蓬:形容生活简朴,如蒿草和蓬草。
赏远韵:欣赏深远的韵味。
太守:古代地方行政长官。
安丰:汉代的安丰侯,以清廉著称。
翻译
过去的三言两语官员,懂得‘将无同’的深意。我看李校书,他的才华超越常人,有古人的风范。
他谈论道理时常常深入细微之处,闭门苦读,生活简朴。
谁能欣赏他深远的韵致呢?太守的品格就像古代的安丰侯一样高尚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,题为《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(其一)》。诗中,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同事李校书,称赞他不仅才智出众,且具有古人的高尚风格。李校书在谈论学问时能深入细微之处,即使闭门独处,生活简朴,也保持着高雅的志趣。诗人感慨谁能真正欣赏这样深远的韵味,而李校书的品质让人联想到东汉时期的贤良太守安丰侯。整体上,这首诗表达了对李校书学识和人品的敬仰,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