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言夕郎拜,翻向夜台悲
出处:《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 其一》
唐 · 李嘉祐
神理今何在,斯人竟若斯。
颜渊徒有德,伯道且无儿。
白发今非老,青云数有奇。
谁言夕郎拜,翻向夜台悲。
颜渊徒有德,伯道且无儿。
白发今非老,青云数有奇。
谁言夕郎拜,翻向夜台悲。
注释
神理:指天道、自然法则或超自然的力量。何在:在哪里。
斯人:此人。
若斯:如此。
颜渊:孔子弟子,以德行著称。
徒有:仅仅有。
伯道:古代贤士,指邓攸,无子嗣。
白发:指年老的头发。
非老:并非衰老。
青云:比喻高位或仕途。
数有奇:命运多变,不顺。
夕郎:傍晚的官员,指即将卸任或去世的人。
翻向:反而。
夜台:阴间,死亡的代称。
翻译
神明和道理如今在哪里?这个人竟然如此结局。颜渊只有美德,伯道却连子嗣都没有。
虽然满头白发,却并非衰老的象征,命运多舛,人生起伏奇特。
谁曾料想,这傍晚的官员会行拜礼,却转而为深夜的离世感到悲伤。
鉴赏
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怀念的诗篇。诗人以"神理今何在,斯人竟若斯"开篇,表现了对于逝去时光和旧友无法追回的无奈与感慨。接着"颜渊徒有德,伯道且无儿"两句,通过古代圣贤颜渊和伯夷的典故,表达了对朋友品德的赞赏以及对于朋友未能有后代传承的惋惜。
"白发今非老,青云数有奇"则是诗人自嘲之语,虽年华已高,但心境依旧如青春时期一般,充满了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。最后两句"谁言夕郎拜,翻向夜台悲"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,以及在夜深人静时分,独自登上高台,回想昔日之情,心中充满哀伤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,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,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谊不易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