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儿贵自立,弧矢昔所悬
出处:《示松儿》
清 · 郑用锡
男儿贵自立,弧矢昔所悬。
相期在千古,不让今人前。
我年三十六,一第幸登天。
蹉跎犹自悔,兀兀嗟穷年。
穷通虽有命,尔志当益坚。
譬如登华岱,奋迹陟其巅。
且披邺侯架,更著祖生鞭。
光阴如过隙,转瞬难久延。
桑榆收已晚,时逾境亦迁。
门闾吾望子,勿复废钻研!
相期在千古,不让今人前。
我年三十六,一第幸登天。
蹉跎犹自悔,兀兀嗟穷年。
穷通虽有命,尔志当益坚。
譬如登华岱,奋迹陟其巅。
且披邺侯架,更著祖生鞭。
光阴如过隙,转瞬难久延。
桑榆收已晚,时逾境亦迁。
门闾吾望子,勿复废钻研!
鉴赏
这首清代郑用锡的《示松儿》是一首充满激励和教诲的诗。诗人以男儿自立为题,强调个人品格与志向的重要性。他鼓励儿子要有独立精神,像古代勇士一样凭借弓箭树立目标,期望儿子能超越时空,不逊于当代英豪。
诗人以自己三十六岁登科为例,告诫儿子人生不应虚度,要珍惜光阴,坚定志向。他将攀登华山的壮志比喻为人生的追求,鼓励儿子不断努力,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放弃。他还提到邺侯架和祖生鞭,象征着学习的资源和动力,提醒儿子要持续钻研学问。
最后,诗人感慨时间如白驹过隙,告诫儿子要及时把握,不要等到晚年才后悔。他寄予厚望于儿子,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,不要荒废了学习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寓教于言,富有哲理,体现了父爱的殷切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