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迥飞檐耸,淩虚叠砌危
出处:《题永庆院一览亭》
宋 · 丁注
插迥飞檐耸,淩虚叠砌危。
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。
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。
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。
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。
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。
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。
鉴赏
这首宋朝诗人丁注所作的《题永庆院一览亭》诗,描绘了一览亭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独特的视角感受。
首句“插迥飞檐耸”,以“插迥”二字生动地描绘了亭檐高耸入云的情景,仿佛直插天际,展现出亭子的雄伟气势。“飞檐耸”则进一步强调了亭檐的灵动与挺拔,如同凌空飞翔的鸟翼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接着,“淩虚叠砌危”一句,通过“淩虚”和“危”字,形象地表现了亭子建筑结构的复杂与险峻,仿佛是凌空而建,层层叠叠的台阶直通云端,给人一种既壮观又略带危险的感觉。
“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”两句,运用夸张的手法,将亭子的位置置于天空之下,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四面八方的景色,将整个世界尽收眼底。这里不仅展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之高,也暗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超凡的想象力。
“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体验。即使视线无法抵达的地方,也因云雾缭绕而显得神秘莫测,云层的变幻无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。
最后,“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。在诗人看来,无论是尘世中的任何事物,都蕴含着值得欣赏的美好,而能够领略这些美好,却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。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情感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,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