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日丹霄骖白凤,何愁子晋不闻声
出处:《和卓英英理笙》
唐 · 眉娘
但于闺阁熟吹笙,太白真仙自有情。
他日丹霄骖白凤,何愁子晋不闻声。
他日丹霄骖白凤,何愁子晋不闻声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但于:只是在。闺阁:女子的卧室,这里泛指深闺。
熟吹笙:熟练地吹奏笙这种乐器。
太白真仙:指太白金星,神话中的神仙,这里比喻有情操的人。
他日:将来,以后。
丹霄:红色的云霄,常用来形容仙境。
骖白凤:乘坐白色的凤凰,比喻得道升天或成就非凡。
子晋:周灵王的太子,传说中善吹笙作凤鸣,后升仙,这里代指知音或高雅之士。
闻声:听到声音,引申为欣赏、理解。
翻译
只在深闺中熟练地吹奏着笙,如同那太白金星般充满情感。将来在九天之上乘着白色的凤凰,何必担心王子晋听不到这美妙的乐声呢。
鉴赏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眉娘的作品,名为《和卓英英理笙》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与高洁理想。
“但于闺阁熟吹笙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在深闺中熟练地吹奏着笙,这不仅展示了她的音乐才华,也透露出她对艺术的专注与投入。闺阁常指女子居住的地方,这里的“熟吹”,既强调了诗人的技术娴熟,也暗示了一种日久生情的状态。
“太白真仙自有情”则是对李白的称颂,李白被誉为“诗仙”,而这里的“真仙”更显得崇高无比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和敬仰。
接下来的两句:“他日丹霄骖白凤,何愁子晋不闻声。”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和期待。这里的“丹霄”指的是仙界,而“骖白凤”则是传说中神鸟的形象,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。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一天能飞升到那个仙境,与心中的理想之声相通。
最后,“何愁子晋不闻声”表达了一种若不能达到这种精神高度,便无所谓的豁达态度。“子晋”是古代对士人或有道德的人的尊称,这里的“不闻声”,既可能是因为已达到心灵的自在,也可能是对于尘世间名利之争的超然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对音乐、仙境和精神理想的追求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豁达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