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沼寒波咽,鸾旌夕吹翻
出处:《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其一》
唐 · 权德舆
盘石公封重,瑶山赠礼尊。
归全荣备物,乐善积深恩。
雁沼寒波咽,鸾旌夕吹翻。
唯馀西靡树,千古霸陵原。
归全荣备物,乐善积深恩。
雁沼寒波咽,鸾旌夕吹翻。
唯馀西靡树,千古霸陵原。
注释
公封:公开的封赏,指朝廷的崇高荣誉。瑶山:传说中的美玉山,象征珍贵的礼物。
归全:回归本源,获得完整。
荣备物:荣耀和物质的双重丰富。
乐善:喜好做善事。
积深恩:长期累积深厚的恩德。
雁沼:像雁栖息的池塘,代指皇家园林。
鸾旌:装饰有鸾鸟图案的旗帜,用于显赫的仪仗。
夕吹:傍晚的风。
西靡树:西方的树木,可能指陵墓周围的植物。
霸陵:古代帝王陵墓,此处指汉代的秦始皇陵。
翻译
磐石般的封赏厚重无比,珍贵的瑶山之礼显尊贵。归乡之人享有完备的荣耀,善行积累的恩德深厚。
雁沼的寒水发出低沉的响声,晚风吹动鸾旗翻飞。
只剩下西边的树木,千年霸陵遗迹展现在眼前。
鉴赏
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韵味的诗句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。诗中开篇即点出了“盘石公封重,瑶山赠礼尊”,这里的“盘石”和“瑶山”很可能是指代某些人的名字或者地名,从字面上看,是在描述一种隆重而庄严的场景,也许是在描绘一份重要的赠送或是一种敬意。
接着,“归全荣备物,乐善积深恩”,这里表达了对友人归来时所带来的满载荣耀和各种珍贵之物的欣喜。同时,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之间互相帮助、积累深厚恩情的赞美之情。
“雁沼寒波咽,鸾旌夕吹翻”,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,“雁沼”指的是雁过水面所激起的波纹,而“鸾旌”则是古代用来装饰车辂的羽饰。这里通过对寒冷水面和晚风吹拂下的羽饰动态的描写,传达出一种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氛围,也许在暗示着季节的更迭或者友情的长久。
最后,“唯馀西靡树,千古霸陵原”,“唯馀”可能是指某种遗留物,而“西靡树”则是一处地名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久远、遗迹犹存之地的怀念和赞叹,也许是在通过这片古老的土地,来象征着不朽的友谊。
总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物品、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迹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友情、美好事物以及永恒价值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