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识不衷宜不恕,神歆非类即非仁
出处:《有感今昔二首 其二》
宋 · 范成大
飘风骤雨谩惊春,扫荡何烦臂屈伸。
天识不衷宜不恕,神歆非类即非仁。
休雠地下枯鱼骨,且斗尊前健犊身。
静看可怜还可笑,香山宁是幸灾人。
天识不衷宜不恕,神歆非类即非仁。
休雠地下枯鱼骨,且斗尊前健犊身。
静看可怜还可笑,香山宁是幸灾人。
注释
飘风:狂风。骤雨:急雨。
谩:徒然。
春:春天。
天识:上天的洞察。
不衷:不公正。
宜:应该。
不恕:不宽容。
神歆:神明的怜悯。
非类:异类。
非仁:不仁慈。
休雠:不必复仇。
地下:阴间。
枯鱼骨:比喻无望的复仇。
尊前:酒杯前。
健犊身:强壮的活力。
静看:静静观察。
可怜:可怜。
可笑:可笑。
香山:此处可能指代某人,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。
宁:难道。
幸灾人:幸灾乐祸的人。
翻译
狂风骤雨徒然惊扰春天,无需劳烦我们屈伸手臂来清扫。上天明白,对于不公正的事不会宽容,神明也不会对异类或不仁者怜悯。
不必在阴间寻求复仇,如同枯鱼之骨;暂且在酒杯前展现强壮的活力。
静静观察,这情景既可怜又可笑,香山怎能算是幸灾乐祸之人呢?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《有感今昔二首(其二)》。诗中,诗人以飘风骤雨比喻世事的动荡,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感慨。他批评那些不公正的行为,认为上天不会容忍不忠之人,神明也不会对非正义的事物施以仁慈。诗人进一步指出,世间仇怨如同枯鱼之骨,应被遗忘,人们更应珍惜眼前的生活,享受酒宴上的欢乐。最后,诗人以“静看可怜还可笑”表达对某些人的怜悯与讽刺,暗示香山(可能指某位人物)并非幸灾乐祸之人,而是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反思。整首诗寓言深刻,语言犀利,体现了范成大诗作的针砭时弊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