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采山上荆,暮采谷中慄
出处:《采薪二首》
明 · 王守仁
朝采山上荆,暮采谷中慄。
深谷多凄风,霜露沾衣湿。
采薪勿辞辛,昨来断薪拾。
晚归阴壑底,抱瓮还自汲。
薪水良独劳,不愧吾食力。
深谷多凄风,霜露沾衣湿。
采薪勿辞辛,昨来断薪拾。
晚归阴壑底,抱瓮还自汲。
薪水良独劳,不愧吾食力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山林间采集柴薪的生活场景,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朴实的情感。通过“朝采山上荆,暮采谷中慄”两句,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劳作的艰辛与时间的紧迫,早晨在荆棘丛生的山上采摘,傍晚则在寒冷的山谷中劳作,展现了劳动者的勤劳与坚韧。
接着,“深谷多凄风,霜露沾衣湿”进一步渲染了劳动环境的恶劣,深谷之中寒风凛冽,霜露浸湿衣物,形象地表现了劳动的艰苦。然而,面对这样的环境,劳动者并没有退缩,“采薪勿辞辛,昨来断薪拾”,他们不辞辛劳,继续采集柴薪,体现了对生活的责任与担当。
“晚归阴壑底,抱瓮还自汲”描绘了劳作一天后,劳动者返回山谷深处,抱起水瓮自行汲取生活用水的场景,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自给自足,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。最后,“薪水良独劳,不愧吾食力”表达了劳动者对于自己辛勤劳动的自豪感,他们深知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,不因劳苦而感到羞愧,而是为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感到骄傲。
整首诗通过对劳动场景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、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,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