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咽咽怀中声,咿咿口中语全文

咽咽怀中声,咿咿口中语

出处:《逃荒行
清 · 郑燮
十日卖一儿,五日卖一妇。
来日剩一身,茫茫即长路。
长路迂以远,关山杂豺虎。
天荒虎不饥,旰人饲岩阻。
豺狼白昼出,诸村乱击鼓。
嗟予皮发焦,骨断折腰膂。
见人目先瞪,得食咽反吐。
不堪充虎饿,虎亦弃不取。
道旁见遗婴,怜拾置担釜。
卖尽自家儿,反为他人抚。
路妇有同伴,怜而与之乳。
咽咽怀中声,咿咿口中语
似欲呼爷娘,言笑令人楚。
千里山海关,万里辽阳戍。
严城啮夜星,村镫照秋浒。
长桥浮水面,风号浪偏怒。
欲渡不敢撄,桥滑足无屦。
前牵复后曳,一跌不复举。
过桥歇古庙,聒耳闻乡语。
妇人叙亲姻,男儿说门户。
欢言夜不眠,似欲忘愁苦。
未明复起行,霞光影踽踽。
边墙渐以南,黄沙浩无宇。
或云薛白衣,征辽从此去。
或云隋炀皇,高丽拜雄武。
初到若夙经,艰辛更谈古。
幸遇新主人,区脱与眠处。
长犁开古迹,春田耕细雨。
字牧马牛羊,斜阳谷量数。
身安心转悲,天南渺何许。
万事不可言,临风泪如注。

鉴赏

这首清代诗人郑燮的《逃荒行》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。诗中通过主人公十日卖儿五日卖妇的悲惨境遇,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逃荒路上的绝望和无奈。他们面临凶险的自然环境和虎狼豺豹的威胁,生活艰难至极,连自身都无法保全,只能捡拾路边遗弃的婴儿来抚育。沿途见到的夫妇互相扶持,孩子在怀抱中发出微弱的声音,仿佛在呼唤亲人的回归,场景凄凉。

诗中对逃荒路途的描写细致入微,如长路漫漫、关山险恶、夜晚严城、村庄灯火、风雨交加的桥梁,以及边墙南移、黄沙无垠的景色,都烘托出逃荒者孤独无助的境况。尽管偶有短暂的安慰,如新主人的收留和乡村的亲情交流,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伤和迷茫并未因此减少,反而在面对广阔天地时感到更加孤独和哀伤。

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质朴,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,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。

诗句欣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