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寿山藏不二中,九峰峰下善财童
出处:《和东坡韵二首 其一》
宋 · 文及翁
万寿山藏不二中,九峰峰下善财童。
敲门问竹机锋触,倚槛看花色界空。
汝坐蒲团曾有梦,我来刍牧愧无功。
吴天蜀地元来近,月照峨嵋日又东。
敲门问竹机锋触,倚槛看花色界空。
汝坐蒲团曾有梦,我来刍牧愧无功。
吴天蜀地元来近,月照峨嵋日又东。
注释
万寿山:指长寿的名山。善财童:佛教中的童子名,象征智慧。
敲门问竹:禅宗中以问答启发智慧。
倚槛看花:欣赏自然景色,寓意超脱世俗。
蒲团:禅修者的坐具。
吴天蜀地:泛指长江下游和四川地区。
峨嵋:四川的名山峨眉山。
翻译
万寿山深藏其中,九座山峰下有位名叫善财的童子。敲门询问竹林中的禅机,触动了我的机锋,倚靠栏杆欣赏花开,心灵得到空灵的境界。
你曾坐在蒲团上做过梦,而我来访却无所作为,心中感到惭愧。
吴地与蜀地本就接近,月光洒在峨眉山上,而太阳已经东升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及翁所作,名为《和东坡韵二首(其一)》。从内容来看,这是一首与苏轼(东坡)的诗歌韵味相和的作品。
万寿山藏不二中,九峰峰下善财童。
这两句描绘了山川自然景观中的宁静与神秘,"万寿山"象征着长寿和永恒,而"不二中"则暗示其独一无二的特质。"九峰峰下"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环境,而"善财童"则是在此自然美景中寻找内心平静与富足。
敲门问竹机锋触,倚槛看花色界空。
这里诗人通过敲打竹子来探索自然的声音,以及在栏杆旁观赏花朵的颜色和空气中飘散的花香。这些动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。
汝坐蒲团曾有梦,我来刍牧愧无功。
这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禅意,"汝坐蒲团"指的是朋友或某人在坐禅时有所领悟,而自己则是在从事文字劳作中感到惭愧,因为没有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。
吴天蜀地元来近,月照峨嵋日又东。
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述,表达了对远方美好风景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"吴天蜀地"指的是江南到四川的广阔地域,而"元来近"则是在说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致与自己渐行渐近。"月照峨嵋日又东"则是在描绘夜晚月光下的峨眉山,以及时间不断流转,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的场景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禅意的体验,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、生命价值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