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美人桂林在,何以报琅玕全文

美人桂林在,何以报琅玕

明末清初 · 屈大均
美人桂林在,何以报琅玕
持此青天月,为予白玉盘。
光含清露湿,影吐淡云寒。
安得如蟾兔,相依玉树端。

鉴赏

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。

首先,“美人桂林在”一句,以“美人”比喻桂林的山水之美,暗示桂林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,令人向往。接着,“何以报琅玕”则引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,似乎是在询问如何才能回报这份美景或情感,营造了一种欲言又止的意境。

“持此青天月,为予白玉盘”两句,将月亮比作青天之上的明珠,而白玉盘则是用来盛放这颗明珠的器皿,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明亮与纯净,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。

“光含清露湿,影吐淡云寒”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露珠闪烁、云雾轻寒的景象,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,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。

最后,“安得如蟾兔,相依玉树端”一句,以“蟾兔”象征月亮,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美好的事物(如桂林山水)长久相伴的愿望,而“玉树端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好是高洁、纯净的象征,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桂林山水、月光、露珠、云雾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寄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,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