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岂有元公非吐握,自来山甫此蕃宣全文

岂有元公非吐握,自来山甫此蕃宣

出处:《东越抚军寿词
明末清初 · 屈大均
惊春宫柳发新年,嘉庆人趋节钺前。
岂有元公非吐握,自来山甫此蕃宣
天开草昧先雷雨,日出光华带水烟。
鸣鸟海隅应不少,因欢平格舞翩翩。

鉴赏

这首诗《东越抚军寿词(其二)》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喜庆氛围,同时融入了对官员德行与国家治理的赞颂。

首句“惊春宫柳发新年”,以“惊”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柳树萌发新芽的景象,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。接着,“嘉庆人趋节钺前”则将这种喜悦和期待引向了人物,暗示着人们在庆祝某个重要事件或节日,纷纷走向权力象征的面前,表达敬意和期待。

“岂有元公非吐握,自来山甫此蕃宣”两句,运用典故,赞美了像古代贤臣一样,不仅以礼待人,更以诚心接纳人才,体现了对官员品德的推崇。这里“元公”、“山甫”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,他们以吐握之礼接待人才,展现了高尚的品德和治国智慧。

“天开草昧先雷雨,日出光华带水烟”则是对国家治理的赞颂,形象地比喻国家在开创之初如同雷雨前的混沌,但在贤明君主的领导下,如同日出后的光明,照耀大地,驱散阴霾。这里的“雷雨”和“水烟”分别象征困难和挑战,而“天开”和“日出”则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希望。

最后,“鸣鸟海隅应不少,因欢平格舞翩翩”表达了对和平与欢乐的向往。海隅之地,即使偏远,也应有鸟儿的歌唱,象征着无论身处何地,和平与欢乐都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。而“平格舞翩翩”则以舞蹈的轻盈和欢快,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和平环境中自由欢腾的情景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,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,又蕴含了对国家治理、官员品德以及和平生活的美好祝愿,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