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山荷锸情何限,弥勒同龛愿岂迟
出处:《忆存之》
清 · 潘慎生
东风吹绿过扬子,水调阑珊暮雨时。
《折柳》天涯闻玉笛,飞花南国唱《杨枝》。
春山荷锸情何限,弥勒同龛愿岂迟。
江左清华摇落后,白头空咏《四愁》诗。
《折柳》天涯闻玉笛,飞花南国唱《杨枝》。
春山荷锸情何限,弥勒同龛愿岂迟。
江左清华摇落后,白头空咏《四愁》诗。
鉴赏
这首清代诗人潘慎生的《忆存之》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。首句“东风吹绿过扬子”以春风拂过长江,象征着生机盎然的季节变迁。"水调阑珊暮雨时"则通过傍晚细雨中的乐曲声调,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旧气氛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折柳天涯闻玉笛,飞花南国唱《杨枝》”,借“折柳”这一传统离别意象,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,以及笛声和歌声中传递的离别与重逢之情。"弥勒同龛愿岂迟"则融入佛教元素,表达诗人与友人共守愿望,期待相聚的愿望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延迟。
最后,“江左清华摇落后,白头空咏《四愁》诗”以江南春色的凋零,映照出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,只能独自吟咏《四愁诗》,寄托深深的感慨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寓情于景,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