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处通,千处万处绝罗笼
出处:《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六十六》
宋 · 释智朋
一处通,千处万处绝罗笼。
青山常在,知识难逢。
威音王已前,犹是坐家致仕。
衲僧气宇如王,沩山笠子,志公拄杖。
青山常在,知识难逢。
威音王已前,犹是坐家致仕。
衲僧气宇如王,沩山笠子,志公拄杖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的作品,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意。"一处通,千处万处绝罗笼"描绘了开悟后的自由状态,仿佛从束缚中解脱出来,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达到通达。"青山常在,知识难逢"暗示了真理或智慧如同永恒的青山,不易轻易获得,需要用心探寻。接下来提到"威音王已前,犹是坐家致仕",可能是在说即使在佛教史上早于威音王的时代,修行者也需坚守岗位直至退休(致仕),体现了禅修者的执着和毅力。最后两句"衲僧气宇如王,沩山笠子,志公拄杖",通过形象的比喻,赞美了禅师们的威严与朴素,沩山笠子象征沩山和尚的谦逊,志公拄杖则暗指志公禅师的智慧和坚韧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寓言性强,富有哲理,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体验和实践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