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石翠参错,兹峰峙云林
出处:《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》
宋 · 刘子翚
群石翠参错,兹峰峙云林。
突星名固誇,流传经古今。
幽姿俨向背,异态生晴阴。
怒若抽翠笋,端如立瑶簪。
不有融结奇,宁知化工深。
翁郎丘壑人,篮舆越秋岑。
崎岖丧乱间,逢幽亦登临。
把酒视云汉,浩歌散愁襟。
著鞭虽后余,归踪略相寻。
独醒订讹谬,怀人识君心。
政恐五字诗,光芒射奎参。
玩味不可忘,写之朱丝琴。
突星名固誇,流传经古今。
幽姿俨向背,异态生晴阴。
怒若抽翠笋,端如立瑶簪。
不有融结奇,宁知化工深。
翁郎丘壑人,篮舆越秋岑。
崎岖丧乱间,逢幽亦登临。
把酒视云汉,浩歌散愁襟。
著鞭虽后余,归踪略相寻。
独醒订讹谬,怀人识君心。
政恐五字诗,光芒射奎参。
玩味不可忘,写之朱丝琴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群石:众多山石。翠参错:青翠交错。
兹峰:这座山峰。
峙:耸立。
突星:突出的星状。
固誇:闻名。
幽姿:在晴天和阴天的姿态。
俨向背:明显不同。
怒若:山势陡峭如。
抽翠笋:抽出的翠竹。
端如:顶端如同。
立瑶簪:瑶簪般挺立。
融结奇:奇特的融合。
化工深:自然造化深远。
翁郎:翁郎先生。
丘壑人:山水之人。
篮舆:乘坐篮车。
秋岑:秋天的山岭。
崎岖:艰难。
丧乱:战乱。
浩歌:放声歌唱。
愁襟:愁绪。
著鞭:起步。
后余:较晚。
归踪:足迹。
略相寻:略作追寻。
独醒:独自清醒。
订讹谬:修正错误。
怀人:理解他人。
识君心:理解你的心意。
光芒射奎参:光芒直射奎宿、参宿星区。
玩味:品味。
朱丝琴:用朱丝装饰的琴。
翻译
众多山石青翠交错,这座山峰耸立在云林之间。它以突出的星状闻名,自古至今广为流传。
在晴天和阴天,它展现出不同的姿态。
山势陡峭如抽出的翠竹,顶端如同瑶簪般挺立。
如果没有这种奇特的融合,怎能理解自然造化的深远。
翁郎先生是山水之人,乘坐篮舆翻越秋天的山岭。
在战乱的艰难中,他依然寻找这样的幽静之地攀登。
举杯仰望星空,放声歌唱以舒缓愁绪。
虽然起步较晚,但他的足迹仍能追寻到此处。
独自清醒,修正错误,理解他人的心意。
他担心这五言诗的光芒太过耀眼,直射奎宿、参宿星区。
这诗的韵味令人难以忘怀,我要把它记录在朱丝琴上。
鉴赏
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,通过对群山、石头和云林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。诗中“群石翠参错”、“兹峰峙云林”等句子,不仅形象地刻画出山石的姿态,还通过“突星名固誇”、“流传经古今”表达了对这些自然景观历史久远、名声显赫的赞美。
诗人在描述山石时,并不仅仅停留在外表之上,而是深入探讨其内在的生命力和变化,如“幽姿俨向背,异态生晴阴”、“怒若抽翠笋,端如立瑶簪”,这些句子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,强调了山石的独特气质。
诗中还穿插着诗人个人的情感与体验,如“翁郎丘壑人,篮舆越秋岑”、“把酒视云汉,浩歌散愁襟”,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放松和喜悦,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朋友的思念。
最后,“独醒订讹谬,怀人识君心”等句子,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赞赏。全诗通过多重层次的意象与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,更重要的是,它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美景、历史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