稚子应怜我,孤吟兴未阑
出处:《己巳正月十八九间雪复大作不止》
宋 · 李洪
早衰常畏雪,况复在江干。
三日不能出,数年无此寒。
捲帘惊滉漾,下榻觉蹒跚。
稚子应怜我,孤吟兴未阑。
三日不能出,数年无此寒。
捲帘惊滉漾,下榻觉蹒跚。
稚子应怜我,孤吟兴未阑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早衰:指年纪轻轻就显得苍老。畏雪:害怕下雪。
江干:江边。
三日:三天。
数年:多年。
此寒:这种寒冷。
捲帘:掀开窗帘。
滉漾:水波荡漾。
蹒跚:步履不稳。
稚子:小孩。
怜我:怜悯我。
孤吟:独自吟诗。
兴未阑:兴致未尽。
翻译
我早早地衰老,常常害怕下雪,更何况身处江边。连续三天无法出门,多年未遇这样的严寒。
掀开窗帘,被江面动荡的景象惊吓,躺下休息时也感到脚步不稳。
幼小的孩子或许会怜悯我,但我独自吟诗的兴致仍未消散。
鉴赏
这首宋代诗人李洪的《己巳正月十八九间雪复大作不止》描绘了诗人早年体弱多病,对寒冷特别敏感的情景。他在江边生活,一场大雪连续三天不停,使得他几乎无法出门。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天气的严寒,还有生活的艰难和孤独。他卷起窗帘,看到窗外江水动荡,内心更加摇晃不定;就连下榻休息都感到步履蹒跚。尽管如此,诗中的稚子似乎能理解他的困境,他们的同情让诗人略感宽慰,虽然孤寂的吟唱还未停止,但心中似乎找到了一丝温暖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与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