荇花深似菊,芡叶皱于荷
出处:《过平公桥》
宋 · 杨万里
高岸行成路,清渠淡不波。
荇花深似菊,芡叶皱于荷。
闻道新桥好,还成带雨过。
如何平氏店,宿处不逢它。
荇花深似菊,芡叶皱于荷。
闻道新桥好,还成带雨过。
如何平氏店,宿处不逢它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高岸:河岸很高。行成路:形成道路。
清渠:清澈的水渠。
淡不波:水面平静无波纹。
荇花:水生植物,像荇菜。
深似菊:长得像菊花一样茂盛。
芡叶:一种水生植物,叶子有皱纹。
皱于荷:比荷花的叶子更有皱纹。
闻道:听说。
新桥:新的桥梁。
好:优美。
还成:还是决定。
带雨过:冒着雨走过去。
如何:为何。
平氏店:平氏的旅店。
宿处:住宿的地方。
不逢它:没有遇见其他人。
翻译
高高的河岸形成道路,清澈的水渠不起一丝波纹。水生植物荇菜繁茂如菊花,芡叶的皱纹比荷花更明显。
听说新桥景色优美,我打算冒雨走过。
为什么在平氏的旅店,没有遇到其他客人呢?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光图景。起始两句“高岸行成路,清渠淡不波”表达了诗人在一条高耸河岸旁缓缓前行,水面平静无波,给人以一种安详之感。
接下来的“荇花深似菊,芡叶皱于荷”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。荇菜和菊花都是常见的乡村植物,它们茂密地生长着,而芡实(即莲子)和荷叶也交织在一起,展示了夏季水边的繁盛景色。
诗人随后提到“闻道新桥好,還成带雨过”,这里的“新桥”可能指的是一座新建或刚修缮好的桥梁。诗人听说这座桥很美丽,但当他亲自去看的时候,却是在细雨中通过,这种环境增加了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凄凉。
最后两句“如何平氏店,宿处不逢它”表达了对某个地方——可能是平氏店——的怀念之情。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安歇的地方,但最终选择了这个店铺作为歇息之所。这也许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片土地和居住地的一种依恋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,以及诗人情感的流露,展现了一种平和、宁静而又带有淡淡乡愁的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