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当脱樊笼,与子坐超诣
出处:《走笔代简答庞举人朱明洞》
明 · 湛若水
庞公隐鹿门,有人拜床次。
朱明隐庞子,五方执经至。
朱明于鹿门,境胜无以异。
人心有全经,无言住天地。
隐显语默时,畴或知其义。
世有孔颜徒,可以与于是。
明当脱樊笼,与子坐超诣。
朱明隐庞子,五方执经至。
朱明于鹿门,境胜无以异。
人心有全经,无言住天地。
隐显语默时,畴或知其义。
世有孔颜徒,可以与于是。
明当脱樊笼,与子坐超诣。
鉴赏
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写给庞举人的,名为《走笔代简答庞举人朱明洞》。诗人以庞公隐居鹿门山的典故开篇,描绘了一幅求学问道的场景,庞公的隐逸生活吸引了五方学子前来求教。接着,诗人强调鹿门山的清幽环境并未改变庞公的内心世界,他深藏智慧,无需多言,已能包容天地。在隐显之间,庞公的话语虽少,却蕴含深远意义。
湛若水认为,世间如孔颜之徒,即有深得庞公之道的人,他们能够理解庞公的教诲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精神的向往,希望摆脱世俗束缚,与庞举人一同追求超凡的境界。整首诗通过庞公的隐逸生活,寓含了对学术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,体现了湛若水的儒家理想和对隐逸文化的敬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