须臾噀出云烟起,濡毫细写龙鸾字
出处:《水滴》
明 · 解缙
月窟一蟾蜍,变化何所之。
秀拔三峰峦,更蟠两蛟螭。
或化北海鱼,或变南山鹿。
长河与百川,一插归吾腹。
须臾噀出云烟起,濡毫细写龙鸾字。
笔底回春有生意,能使云行兼雨施。
秀拔三峰峦,更蟠两蛟螭。
或化北海鱼,或变南山鹿。
长河与百川,一插归吾腹。
须臾噀出云烟起,濡毫细写龙鸾字。
笔底回春有生意,能使云行兼雨施。
鉴赏
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解缙创作,题为《水滴》,以水滴的视角,描绘了其在自然界的奇妙旅程和变化。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,将水滴拟人化,赋予其生命和情感,展现了水滴从月球到地球,再到融入江河百川的过程。
首句“月窟一蟾蜍,变化何所之”,以“蟾蜍”比喻月亮,暗示水滴源自月球,随后展开其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之旅。接下来,“秀拔三峰峦,更蟠两蛟螭”描绘了水滴在山川间流动,与蛟龙共舞的景象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“或化北海鱼,或变南山鹿”则进一步展示了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,既能在大海中化为鱼儿游弋,也能在山林间变为鹿群奔跑,展现出其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。
“长河与百川,一插归吾腹”则描述了水滴最终汇入江河,成为大地的一部分,与万物共生共荣。最后,“须臾噀出云烟起,濡毫细写龙鸾字。笔底回春有生意,能使云行兼雨施”表达了水滴在自然循环中的作用,它不仅滋养了万物,还带来了生命的复苏与繁荣,如同诗人在纸上书写着龙凤祥瑞的文字,寓意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。
整首诗通过水滴这一自然元素,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,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,以及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