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彫弊非当日,独为苍生赋七哀
出处:《送李郎中子朱出守东昌》
明 · 谢榛
丹凤城南祖席开,使君行色晓星催。
蓟门旌旆乘空下,海岱风云入郡来。
退食还披龚遂传,振衣应上鲁连台。
东方彫弊非当日,独为苍生赋七哀。
蓟门旌旆乘空下,海岱风云入郡来。
退食还披龚遂传,振衣应上鲁连台。
东方彫弊非当日,独为苍生赋七哀。
鉴赏
此诗《送李郎中子朱出守东昌》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,以送别之情感人至深,寓含深厚的政治与人文关怀。
首联“丹凤城南祖席开,使君行色晓星催”,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肃穆,使君即将启程,晨星已现,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到。丹凤城,借指京城,暗含对使君身份的尊崇。
颔联“蓟门旌旆乘空下,海岱风云入郡来”,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,将使君赴任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旌旆,即旗帜,此处比喻使君的仪仗;“乘空下”、“入郡来”则生动地描绘了使君从京城出发,一路风光旖旎,最终抵达新任之地的情景。
颈联“退食还披龚遂传,振衣应上鲁连台”,表达了对使君品德与才能的赞誉。龚遂传,典故出自《汉书》,喻指使君具有龚遂那样的清廉与治理才能;“振衣”、“上鲁连台”则暗示使君将如鲁仲连一般,高洁自守,为国为民。
尾联“东方雕弊非当日,独为苍生赋七哀”,既是对使君即将面对的困境的担忧,也寄寓了对使君能像屈原那样,为百姓疾苦而忧心,写出《离骚》般的哀歌的期待。此联以历史人物屈原的遭遇为背景,表达了对使君的深切期望与祝福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、人民的深切关怀,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政治智慧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