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闻王内史,种竹在山阴
出处:《题竹雪山房》
明 · 胡奎
吾闻王内史,种竹在山阴。
人见此君节,不知此君心。
昔年读书脩竹林,积雪拥门三尺深。
一庭夜月琼瑶色,万壑天风环佩音。
我知此君最清绝,岁晚相看面如铁。
正色比公头上冠,爽气随公手中节。
青骢蹋遍江南霜,请持玉节朝紫皇。
裁为凤凰十二琯,坐使寒谷回春阳。
人见此君节,不知此君心。
昔年读书脩竹林,积雪拥门三尺深。
一庭夜月琼瑶色,万壑天风环佩音。
我知此君最清绝,岁晚相看面如铁。
正色比公头上冠,爽气随公手中节。
青骢蹋遍江南霜,请持玉节朝紫皇。
裁为凤凰十二琯,坐使寒谷回春阳。
鉴赏
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,名为《题竹雪山房》。诗中描绘了王内史在山阴种竹的情景,借竹子的形象来比喻君子之德,以及其高洁与坚韧不拔的精神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如“积雪拥门三尺深”、“一庭夜月琼瑶色”、“万壑天风环佩音”,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,也寓意着君子品格的纯洁与高雅。
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,通过“我知此君最清绝,岁晚相看面如铁。正色比公头上冠,爽气随公手中节。”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,将其比作君子的象征,强调其在岁月的磨砺下依然保持坚毅不屈的精神。最后,“青骢蹋遍江南霜,请持玉节朝紫皇。裁为凤凰十二琯,坐使寒谷回春阳。”则寄托了对君子品格的向往与追求,希望他们能像凤凰一样引领社会风气,使寒冷的世界充满生机与温暖。
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,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,既展现了竹子的外在美,又揭示了其内在的道德寓意,体现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