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水流入海,楚云千里心
出处:《潭州留别》
唐 · 常建
贤达不相识,偶然交已深。
宿帆谒郡佐,怅别依禅林。
湘水流入海,楚云千里心。
望君杉松夜,山月清猿吟。
宿帆谒郡佐,怅别依禅林。
湘水流入海,楚云千里心。
望君杉松夜,山月清猿吟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贤达:有德行且知名的人。相识:相互认识。
偶然:意外或巧合。
深:深厚。
宿帆:过夜停留的船只。
郡佐:地方长官或副官。
怅别:满怀离愁的告别。
禅林:佛教寺庙。
湘水:湖南的河流湘江。
流入海:汇入大海。
楚云:楚地的云彩。
千里心:遥远的思念。
望君:期待你的到来。
杉松:常绿乔木,象征坚韧。
山月:山中的明月。
清猿吟:清脆的猿猴叫声。
翻译
贤达之人难以相识,却在偶然间建立了深厚友谊。在夜晚停船拜会地方官员后,心中充满离别的惆怅,只能依靠禅寺来寄托情感。
湘江的水一路流进大海,思绪随着楚地的云飘向千里之外。
期待在寂静的夜晚,能听到你如同杉松般坚韧,山月和清猿一同吟唱的声音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。开篇"贤达不相识,偶然交已深"表达了即便是品德高尚的人与才华横溢之士也未曾相识,但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下却能迅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。接着"宿帆谒郡佐,怅别依禅林"则写出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不得不留宿他乡,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惆怅,而那依傍在寺庙旁的林木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离愁。
第三句"湘水流入海,楚云千里心"中,诗人通过湘江之水奔腾入海这一壮观,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故土的深情。"望君杉松夜,山月清猿吟"则是诗人在夜晚仰望着君子的形象,那些像松树一样坚定而挺拔的身影,以及那些在清澈的月光下跳跃的猿声,都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美好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传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