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府分披焚草后,上方宣赐报衙初
出处:《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》
明 · 张萱
瑶光东壁照图书,红药翻阶柳覆渠。
秘府分披焚草后,上方宣赐报衙初。
芝函数拂神仙蠹,笔橐长联学士鱼。
自笑书淫堪吏隐,肯将衰病负三馀。
秘府分披焚草后,上方宣赐报衙初。
芝函数拂神仙蠹,笔橐长联学士鱼。
自笑书淫堪吏隐,肯将衰病负三馀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在秘省校书的场景,充满了文人雅趣与深沉的文化氛围。首句“瑶光东壁照图书”,以瑶光象征图书的珍贵与光芒,东壁则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所在,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学术环境。接着,“红药翻阶柳覆渠”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,红花盛开,绿柳垂丝,映衬着书籍的繁多与知识的丰富,展现出文人的生活情趣。
“秘府分披焚草后,上方宣赐报衙初”两句,通过“秘府”这一古代官署的名称,形象地描述了校书工作的严谨与庄重,焚草后的整理工作与宣赐的仪式感,体现了文官制度的规范与尊崇。同时,“上方宣赐”也暗含了对权力与荣誉的向往与追求。
“芝函数拂神仙蠹,笔橐长联学士鱼”运用了比喻手法,将校书工作比作拂去仙蠹(蛀书虫)的芝兰之香,以及学士们联袂创作的景象,既表现了校书工作的神圣与重要,也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。
最后,“自笑书淫堪吏隐,肯将衰病负三馀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沉迷于书籍、享受隐逸生活的自嘲与满足,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、年华老去的感慨,但依然坚持学问,不因衰老而放弃学习,体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知识的热爱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,展现了明代文人在校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学术精神、生活情趣以及对时间的深刻感悟,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