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今委泥者,睹此忘途穷
出处:《国学试风化下》
唐 · 薛能
霁阙露穹崇,含生仰圣聪。
英明高比日,声教下如风。
静发宸居内,低来品物中。
南薰歌自溥,北极响皆通。
蘋末看无状,人间觉有功。
因今委泥者,睹此忘途穷。
英明高比日,声教下如风。
静发宸居内,低来品物中。
南薰歌自溥,北极响皆通。
蘋末看无状,人间觉有功。
因今委泥者,睹此忘途穷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霁阙:雨过天晴的宫殿。穹崇:高耸。
含生:万物。
圣聪:圣明的耳朵。
英明:君主的英明。
声教:声威教化。
宸居:皇宫。
品物:世间万物。
南薰:南方的和煦之音。
溥:广泛。
北极响:北极之地的回响。
无状:微小。
人间:人间。
有功:有益。
委泥者:身处困境的人。
途穷:路途尽头。
翻译
雨过天晴,宫殿高耸,万物仰望圣明的耳聪。君主的英明如同太阳般照耀,声威教化像风一样普降。
宁静之声从皇宫内传出,谦和地降到世间万物之间。
南方的和煦之音广泛传播,北极之地也能听到回响。
即使微小如萍末,也能看出其作用,人间受益匪浅。
此刻身处困境的人,看到这一切,仿佛忘记了路途的尽头。
鉴赏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,名为《国学试风化下》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,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。
“霁阙露穹崇”一句,以宏伟的建筑比喻国家的学府或教育机构,充满了庄严肃穆之美。"含生仰圣聪"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圣贤智慧的向往和敬仰。
“英明高比日,声教下如风”两句,通过将诗人的英明智慧比作太阳,将其教育言论比作春风,展示了一种光辉灿烂、温暖而又无处不在的形象。
“静发宸居内,低来品物中”表达了诗人在深宫之内静心思考,仔细品味万物的态度。"南薰歌自溥,北极响皆通"则展示了一种文化和教育的普及,无论南北,都能听到诗人的声音。
“蘋末看无状,人间觉有功”两句,通过对比自然界中小草的微小与诗人所追求的巨大成就,强调了诗人对于自身作用的认识和肯定。
最后,“因今委泥者,睹此忘途穷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,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,不被挫败所动摇,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和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