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西不得归关羽,河内犹宜借寇恂
出处:《奉寄章十侍御》
唐 · 杜甫
淮海维扬一俊人,金章紫绶照青春。
指麾能事回天地,训练强兵动鬼神。
湘西不得归关羽,河内犹宜借寇恂。
朝觐从容问幽仄,勿云江汉有垂纶。
指麾能事回天地,训练强兵动鬼神。
湘西不得归关羽,河内犹宜借寇恂。
朝觐从容问幽仄,勿云江汉有垂纶。
拼音版原文
翻译
淮海地区的扬州有一位杰出人物,他的金色官印和紫色绶带映照着青春的光芒。他指挥若定,能够扭转乾坤,训练出一支令鬼神都为之震撼的强兵。
在湘西不能像关羽那样取得胜利,但在河内或许可以借鉴寇恂的智谋。
他在朝廷上从容应对各种事务,询问那些微妙的问题时,请不要提及江汉边垂钓的隐喻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淮海一带显扬才华的俊杰之人,金章紫绶映衬其青春风采。诗中形容此人手持指挥棒,似乎能够回转天地,训练出的强兵甚至能惊动鬼神。这不仅展示了这位人物的军事才能,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能力。
然而,即便是这样的英雄,也有不得不留在湘西、无法返回关羽之地的情况。诗中还提到河内依旧适合借助寇恂(古代的一种兵器),显示这位人物处境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。
最后一句“勿云江汉有垂纶”则是对章十侍御的劝诫,希望他不要认为在江汉一带还有可以依靠的旧友或力量。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写,以及对其处境的点染,展现了唐代战争频繁、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,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无奈困境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