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我远游之,枕席生云烟
出处:《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》
明 · 叶春及
武夷多奇峰,九溪曲相连。
窈窕信灵异,虚无俨群仙。
昔我远游之,枕席生云烟。
朝饮幔亭峰,夕泛驾壑船。
忽忽六七载,冠緌为纠缠。
脱屣苦不早,白发将垂肩。
君今蹑其巅,使我双泪泫。
碌碌复何为,妻子岂难捐。
窈窕信灵异,虚无俨群仙。
昔我远游之,枕席生云烟。
朝饮幔亭峰,夕泛驾壑船。
忽忽六七载,冠緌为纠缠。
脱屣苦不早,白发将垂肩。
君今蹑其巅,使我双泪泫。
碌碌复何为,妻子岂难捐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叶春及对友人祁山人游览武夷山的追忆与感慨。武夷山的奇峰与九曲溪水,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,仿佛是神仙居住之地。诗人回忆起自己曾远游至此,夜晚在幔亭峰上饮酒,白天乘船于溪流之上,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。
然而,时光荏苒,转眼间已有六七年过去,诗人的官职与世俗的束缚让他感到疲惫不堪,白发已生,不禁感叹人生苦短。当得知友人祁山人即将攀登武夷山之巅时,诗人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,既有对友人壮志凌云的钦佩,也夹杂着对自身未能早些实现梦想的遗憾。
最后,诗人以“碌碌复何为,妻子岂难捐”自问,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。整首诗情感丰富,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,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与理想的双重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