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影不随云影转,竹声长作雨声来
出处:《往银山深道亡寺观暮投宿民居》
宋 · 李新
入谷清光寒刮眼,远分苍树绕楼台。
急锵环佩溪流迅,晚下牛羊雪迹开。
山影不随云影转,竹声长作雨声来。
野梅弄色何人爱,空抱幽香没草莱。
急锵环佩溪流迅,晚下牛羊雪迹开。
山影不随云影转,竹声长作雨声来。
野梅弄色何人爱,空抱幽香没草莱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清光:清冷的月光。苍树:深绿色的树木。
楼台:建筑物,可能指楼阁或台榭。
环佩:古代妇女佩戴的玉饰,这里指溪流声。
雪迹:牛羊踩出的雪地痕迹。
山影:山的倒影。
竹声:竹子发出的声音。
野梅:野生的梅花。
幽香:清淡的香气。
翻译
山谷中的清冷月光刺眼明亮,远远望去,苍翠的树木环绕着楼阁台榭。溪流中急促的环佩声响起,像是雪花迅速落下,傍晚时分牛羊踩出的雪地痕迹显现出来。
山的倒影不会随着云的移动而改变,竹林的声音仿佛永远是雨声般连绵不断。
野梅独自绽放,无人欣赏它的色彩,只有它的幽香隐藏在荒草丛中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而又略带哀愁的山野风光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,捕捉了入谷时清冷的阳光、远处苍树环绕的楼台、溪水急流和晚间牛羊留下的雪地足迹等景象,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。
"山影不随云影转"这一句,通过对比山影与云影的不同,表达了山之稳固与云之飘渺,隐喻着诗人对于永恒与变迁的思考。"竹声长作雨声来"则是借用自然的声音来营造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。
最后两句"野梅弄色何人爱,空抱幽香没草莱"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自欣赏,以及这种欣赏中带有的孤独和淡泊。野梅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依旧绽放其芳香,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机的赞颂,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。
总体而言,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深切的感悟,以及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产生的心灵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