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君来岁千秋节,著脚含元鹓鹭班
出处:《瑞庆节日同王式之诣云际寺满散》
宋 · 杨万里
金刹深藏翠巘间,钟声吹下白云端。
谁知东浙能诗客,也到南溪祝圣山。
重碧清池染衣湿,软红香雾袭人寒。
祝君来岁千秋节,著脚含元鹓鹭班。
谁知东浙能诗客,也到南溪祝圣山。
重碧清池染衣湿,软红香雾袭人寒。
祝君来岁千秋节,著脚含元鹓鹭班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金刹:金色佛塔。翠巘:青翠山峦。
钟声:寺庙的钟声。
白云端:高高的云层之上。
东浙:指浙江东部地区。
能诗客:擅长诗歌的客人。
南溪:南方的小溪。
祝圣山:祈福的名山。
重碧:深绿色。
清池:清澈的池塘。
染衣湿:使衣服沾湿。
软红香雾:轻柔的红色香气。
袭人寒:带着寒意扑向人。
千秋节:长寿的节日,如千秋万代。
著脚:立足。
含元鹓鹭班:比喻高官显位。
翻译
金色佛塔隐藏在青翠山峦之中,钟声悠扬飘过云端。谁能想到,东浙的才子诗人,也来到南溪的祝圣山祈福。
深绿的池水映湿了衣裳,软红的香气带着寒意扑面而来。
祝你在新的一年里,度过千秋佳节,位列尊贵的鹓鹭之班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,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。
“金刹深藏翠巘间,钟声吹下白云端。”这里,“金刹”指的是寺庙中镶嵌着金属装饰的屋脊,它隐藏在绿色的山峦之间。钟声飘逸,似乎能吹动白云,让人感到超然世外。
“谁知东浙能诗客, 也到南溪祝圣山。”诗人自称为“诗客”,表明自己是以诗歌为伴随旅途的人。他到达了南溪的祝圣山,这里不仅有山的胜景,也蕴含着对神圣之物的敬仰。
“重碧清池染衣湿,软红香雾袭人寒。”在这片幽深的碧绿中,有清澈的池水反射着树木的倒影,让人的衣襟都不自觉地沾湿。同时,柔和的红色花香如雾般笼罩,给人带来一种凉意。
“祝君来岁千秋节,著脚含元鹓鹭班。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,希望在未来的重阳节(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),朋友能够健康长寿,并且如同鹅卵石般坚固不移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展示了诗人对于清幽、超脱世俗的向往,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美好祝愿的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