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尘阴阴不见山,鸡飞上树海没鹘
出处:《咄咄复咄咄》
宋 · 谢翱
咄咄复咄咄,野风吹云起草垡。
竹尘阴阴不见山,鸡飞上树海没鹘。
人间旧事新白头,淮南小儿未识愁。
淮南老翁叫无力,瓦盆盛水看日食。
竹尘阴阴不见山,鸡飞上树海没鹘。
人间旧事新白头,淮南小儿未识愁。
淮南老翁叫无力,瓦盆盛水看日食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《咄咄复咄咄》。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、苍茫的自然景象,通过野风、云、草、竹、鸡、鹘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孤寂、悲凉的氛围。诗人以“野风吹云起草垡”开篇,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变化,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。
接着,“竹尘阴阴不见山,鸡飞上树海没鹘”两句,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荒凉感。竹林中的灰尘遮蔽了远处的山峦,一只鸡竟然飞上了树梢,而海鸥则在远方消失,这些细节都强化了画面的孤独与辽阔。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,寄托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,以及对命运不可预知的无奈。
“人间旧事新白头,淮南小儿未识愁”这两句,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,表达了时间流逝、世事变迁的主题。白头老人见证了无数人事的更迭,而年幼的孩子尚未懂得忧愁,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沧桑。
最后,“淮南老翁叫无力,瓦盆盛水看日食”一句,以一个老翁无力呼喊的形象收尾,象征着生命的衰弱与终结。他只能用瓦盆盛水来观察日食,这一细节充满了凄凉与哀伤,让人不禁深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、时间、命运的深刻思考,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