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谩传仙掌籍,谁见鬼修文全文

谩传仙掌籍,谁见鬼修文

出处:《王逢原挽辞
宋 · 王安石
蒿里竟何在,死生从此分。
谩传仙掌籍,谁见鬼修文
蔡琰能传业,侯芭为起坟。
伤心北风路,吹泪湿江云。

拼音版原文

hāojìngzàishēngcóngfēn

mànchuánxiānzhǎngshuíjiànguǐxiūwén

càiyǎnnéngchuánhóuwèifén

shāngxīnběifēngchuīlèi湿shījiāngyún

注释

蒿里:古代指阴间或荒郊野外。
死生:生死,生命与死亡。
谩传:空传,虚传。
仙掌籍:传说中仙人的记录或典籍。
鬼修文:鬼神所写的文献。
蔡琰:东汉末年的才女,此处借指有学问的人。
侯芭:虚构的人物,可能象征着对亡者的哀思。
北风:寒冷的风,常引申为悲凉之意。
吹泪:形容泪水被风吹落。

翻译

荒野之中,究竟哪里是蒿里,生死从此开始划分。
虚传仙人掌下有记录,又有谁能亲眼见到鬼神修撰的文献。
蔡琰能够传承学业,侯芭却为亡者筑起了坟墓。
北风吹过,令人心碎,泪水打湿了江上的云雾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、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,名为《挽词》。通过这短暂而深情的四句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友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沉痛体会。

“蒿里竟何在,死生从此分。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已然消失在尘世,与生者永远隔离的深切感受。蒿里指的是荒野或墓地,那里已经没有了生者的踪迹,只剩下死亡的沉寂,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变得清晰无比。

“谩传仙掌籍,谁见鬼修文。”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、追求永恒精神价值的愿望。诗人通过对仙籍的提及,表露出对于超越凡俗,达到不朽境界的向往。而“谁见鬼修文”则是一种无奈和疑问,似乎在询问在死亡之后,还有谁能够目睹那永恒之文。

“蔡琰能传业,侯芭为起坟。” 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蔡琰和侯芭的典故,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。蔡琰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女,以其坚贞守节而著称;侯芭则是一位有名的医生,据说死后被人为他起坟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引入,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深度,也强化了对逝者的纪念和哀思。

“伤心北风路,吹泪湿江云。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。北风在这里代表着寒冷、孤独甚至死亡,而“吹泪”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不尽的哀思。泪水随着北风飘散,湿润了江上的云朵,那份哀伤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,无边无际。

王安石在这首挽词中,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,更通过诗句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、追求精神永恒的哲学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