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罢忽惆怅,欲归且徜徉
青山尽处山口转,清溪宛与青山长。
古城尚隔叔虞庙,水气先入单衣凉。
溪行不十里,乔木森千章。
灵泉万古流不竭,荡云沃日摇精光。
素月落圆甃,青天入方塘。
棹歌中流箫鼓发,击波惊起双鸳鸯。
脚踏船舷掖两生,明月照我欹巾裳。
两生为我歌,与子嚼一觞。
兴来洒墨三四行,使汝名似湛辈香。
歌罢忽惆怅,欲归且徜徉。
清风明月本自无尽藏,青山绿水何处非吾乡。
世閒风波老可畏,物外日月初不忙。
安得此溪化作百斛酒,狂吟大醉三万六千场。
一朝忽骑赤鳞去,归来晋溪流水依旧空茫茫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晋祠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。
首句“官闲屏骑从,意行无涧冈”点出诗人悠闲自在的出游状态,没有官场束缚,随意行走,远离尘嚣。接着“青山尽处山口转,清溪宛与青山长”描绘了山水之美,青山连绵,清溪蜿蜒,景色宜人。古城、叔虞庙、单衣凉、千章乔木、灵泉等景物依次展现,展现了晋祠的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。
“素月落圆甃,青天入方塘”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,月亮映照在圆形的井中,天空倒映在方形的池塘里,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。接下来“棹歌中流箫鼓发,击波惊起双鸳鸯”描述了水上活动的热闹场景,划船声、箫鼓声与波浪相呼应,鸳鸯被惊起,增添了生动的气氛。
“脚踏船舷掖两生,明月照我欹巾裳”写出了诗人与同伴一同游玩的情景,明月照亮了他们的身影,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。随后“两生为我歌,与子嚼一觞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享美酒、歌声的欢乐时光。
“兴来洒墨三四行,使汝名似湛辈香”则体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激情,他即兴挥毫泼墨,留下了几行文字,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像那些伟大的诗人一样流传千古。最后“歌罢忽惆怅,欲归且徜徉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,以及对未来的思考。
“清风明月本自无尽藏,青山绿水何处非吾乡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。他认为清风明月、青山绿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,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。
“世閒风波老可畏,物外日月初不忙”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,认为世间的风风雨雨让人畏惧,而超脱尘世的自然之美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
“安得此溪化作百斛酒,狂吟大醉三万六千场”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自然美景中尽情释放情感,通过饮酒、吟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。
“一朝忽骑赤鳞去,归来晋溪流水依旧空茫茫”以晋溪的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,即使诗人离开,晋溪的流水依然流淌,象征着自然永恒不变的美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对晋祠自然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、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。语言流畅,意境深远,富有诗意,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