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书苟不已,无乃旷厥职
出处:《枕上有感呈吕子约》
宋 · 袁燮
俗学浅无源,涧谷才咫尺。
志士务广深,沧溟渺难测。
俗子一作吏,书几尘土积。
志士虽涖官,群书玩无斁。
废书固俗子,既俗又奚责。
嗜书苟不已,无乃旷厥职。
臧谷均亡羊,孰为失与得。
古人有大端,后学宜取则。
有馀不可尽,不足在所益。
努力求至当,毋蹈一偏失。
志士务广深,沧溟渺难测。
俗子一作吏,书几尘土积。
志士虽涖官,群书玩无斁。
废书固俗子,既俗又奚责。
嗜书苟不已,无乃旷厥职。
臧谷均亡羊,孰为失与得。
古人有大端,后学宜取则。
有馀不可尽,不足在所益。
努力求至当,毋蹈一偏失。
拼音版原文
注释
俗学:世俗的学问。涧谷:山谷。
咫尺:形容距离很近。
志士:有远大志向的人。
沧溟:大海。
涖官:做官。
群书:众多的书籍。
固:本来,确实。
旷厥职:荒废职责。
臧谷:典故,比喻失去和得到。
大端:基本原则或高尚的品质。
取则:学习榜样。
至当:最恰当、最正确。
一偏失:片面的失误。
翻译
世俗学问肤浅没有根基,哪怕涧谷相隔仅咫尺之遥。志向远大的人追求知识的广博和精深,大海的浩渺难以估量。
平庸之人一旦做官,书籍上积满了尘土。
然而志士即使身居官位,仍对书籍爱不释手。
放弃读书确实是平庸的行为,既然已经平庸,又能责怪什么呢?
如果酷爱读书不停止,或许就不会荒废职责。
臧谷都丢了羊,谁是失去,谁是得到呢?
古人有高远的准则,后学者应当以此为榜样。
有所剩余不必全取,不足之处也能通过学习得到补益。
努力寻求最恰当的道路,切勿陷入片面的失误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的《枕上有感呈吕子约》,表达了对世俗学问的反思和对志士读书态度的赞赏。诗中以浅学者与志士对比,指出浅薄之人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知识,而真正有志向的人追求知识的广博与深度,如同沧海难以穷尽。诗人批评那些做官后沉迷于琐事,书籍积满灰尘的俗子,强调志士即使身居官位,也应保持对书籍的热爱和持续学习。
接着,诗人认为过度沉迷于世俗事务(如废书)是俗子的表现,不应受到过多指责,但若忽视了读书,就可能荒废职责。诗人引用“臧谷亡羊”的典故,暗示读书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应该从古人那里学习大道理,避免片面之失,努力寻求恰当的知识平衡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寓含了对学术修养的深刻见解,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对知识的追求,以提升自我,不致偏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