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何如此两幅,疏淡含精匀全文

何如此两幅,疏淡含精匀

宋 · 苏轼
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
赋诗必此诗,定非知诗人。
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。
边鸾雀写生,赵昌花传神。
何如此两幅,疏淡含精匀
谁言一点红,解寄无边春。

注释

论画:评价绘画。
以形似:只看表面相似。
见与儿童邻:如同儿童的眼光。
赋诗必此诗:作诗仅限于此。
定非知诗人:必定不是真正的诗人。
诗画本一律:诗画本质上相通。
天工:自然。
与清新:与清新的意境。
边鸾:画家名。
雀写生:画活灵活现的雀鸟。
赵昌:画家名。
花传神:捕捉花朵的灵魂。
何如:怎能比得上。
两幅:两幅作品。
疏淡含精匀:疏淡而精妙的均衡。
一点红:那一点红色。
解寄:蕴含。
无边春:无尽的春意。

翻译

评价绘画只看表面相似,如同儿童的眼光。
作诗若仅限于此,必定不是真正的诗人。
诗画本相通,都追求自然与清新的意境。
边鸾擅长画活灵活现的雀鸟,赵昌则能捕捉花朵的灵魂。
这两幅作品多了一份疏淡而精妙的均衡。
谁能说那一点红色,不蕴含着无尽的春意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、政治家苏轼的作品,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之其一。诗中通过对画作的鉴赏,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见解。

"论画以形似" 开篇即点出了传统评价绘画的一种观念,即以是否形象逼真为标准。但是紧接着的"见与儿童邻"则表明这种简单的形似并非高水平艺术追求,甚至可能显得幼稚。接下来的"赋诗必此诗,定非知诗人"则进一步指出,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模仿,那么这样的诗歌也只能是浅尝辄止,缺乏深度和内涵。

"诗画本一律" 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文学与绘画艺术同源的理解,即二者都应遵循自然之道,追求天然无为之美。"天工与清新"则强调了这种创作理念中的两个关键词汇:天工指的是自然而不做作的风格,而清新则是对艺术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勃、清爽脱俗感觉的追求。

接下来的两句"边鸾雀写生,赵昌花传神"点明了两个具体的艺术典范。边鸾和雀之能够生动地描绘生物,显示出高超的技艺,而赵昌则能以其画笔捕捉到花的精神内核,即便是静物也能展现生命力。

最后两句"何如此两幅,疏淡含精匀。谁言一点红,解寄无边春"表达了对这两种艺术境界的赞美。这两幅画作在疏淡中蕴藏着精深的意境,而那一点点的红色却能承载起无尽的春意,展现出诗人对于艺术微妙之处的感悟和欣赏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是对两幅画作的鉴赏,更是作者对于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