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含六月冰,润浃九里长
出处:《铃山龙泉》
元末明初 · 刘基
兹山近南服,胜迹冠朱方。
石骨入海眼,地脉通混茫。
金精孕清淑,水德融嘉祥。
寒含六月冰,润浃九里长。
鲸腮狎猎起,虎只呿呀张。
发窦既窈窕,流渠遂汪洋。
洞彻瑩玉鉴,锵鸣合宫商。
静含玄机妙,动见大智藏。
养德君子类,膏物农夫望。
野僧向我言,其功殊匪常。
饮之祛百邪,能使俗虑忘。
漱咽入灵府,喉舌生清香。
爽淅动毛发,飘忽凌风翔。
何当扬湛冽,尽洗贪浊肠。
石骨入海眼,地脉通混茫。
金精孕清淑,水德融嘉祥。
寒含六月冰,润浃九里长。
鲸腮狎猎起,虎只呿呀张。
发窦既窈窕,流渠遂汪洋。
洞彻瑩玉鉴,锵鸣合宫商。
静含玄机妙,动见大智藏。
养德君子类,膏物农夫望。
野僧向我言,其功殊匪常。
饮之祛百邪,能使俗虑忘。
漱咽入灵府,喉舌生清香。
爽淅动毛发,飘忽凌风翔。
何当扬湛冽,尽洗贪浊肠。
鉴赏
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《铃山龙泉》,通过对铃山中涌出的泉水的描绘,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奇功效。首句“兹山近南服,胜迹冠朱方”点出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名胜地位。接下来的诗句通过“石骨入海眼,地脉通混茫”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和水源的深远,暗示了泉水的非凡来历。
“金精孕清淑,水德融嘉祥”赞美泉水的纯净与吉祥,而“寒含六月冰,润浃九里长”则强调其清凉滋润的特点。诗人进一步通过“鲸腮狎猎起,虎只呿呀张”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涌动的生动场景。
“发窦既窈窕,流渠遂汪洋”描述了泉水源头的幽深和水流的广阔,接着“洞彻莹玉鉴,锵鸣合宫商”形容泉水清澈如镜,声音悦耳。诗人借“静含玄机妙,动见大智藏”表达了对泉水智慧内蕴的赞赏。
“养德君子类,膏物农夫望”将泉水比喻为滋养品德的君子和农民的希望,体现出其对社会的贡献。最后,“野僧向我言,其功殊匪常”通过僧人的评价,再次强调泉水的非凡疗效。
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不仅描绘了铃山龙泉的自然之美,还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,以及对泉水净化心灵、洗涤世俗功效的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