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不坐三黜,曾何衔五穷
宋 · 曾丰
直钩追古道,方凿背时风。
得不坐三黜,曾何衔五穷。
物情难复获,天理窒斯通。
李绛鹗书里,能无孟李同。
得不坐三黜,曾何衔五穷。
物情难复获,天理窒斯通。
李绛鹗书里,能无孟李同。
注释
直钩:比喻坚守正道。古道:古代的道德准则。
方凿:形容不合时宜。
背时风:违反时代潮流。
三黜:多次被贬官。
衔五穷:忍受贫困。
物情:世态人情。
复获:恢复。
窒斯通:阻碍却使之畅通。
李绛鹗书:李绛的诗书作品。
孟李同:与孟子、李翱相似的志向。
翻译
用直钩追寻古老的道义,避开不合时宜的潮流。即使遭遇多次贬谪,未曾因贫困而沮丧。
世态人情难以恢复淳朴,但天道公正使真理通行。
在李绛的诗书中,是否能找到与孟子、李翱相同的志向?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,题为《久与广西帅年丈左史张舍人别自琼罢归过静江相见(其二)》。诗中,诗人以“直钩追古道”起笔,表达对古代淳朴风尚的向往,暗示自己坚守正直之道。接着,“方凿背时风”暗指与时风相悖,坚守自我立场。诗人提到经历多次贬谪,但并未因此而沮丧,表示“得不坐三黜,曾何衔五穷”,表明他的坚韧和不屈。
“物情难复获,天理窒斯通”两句,表达了对世态人情难以恢复淳朴的感慨,但坚信天道公正,真理总会通行。最后,诗人以李绛和孟子、李斯的典故收尾,暗示自己的志向与他们相似,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,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