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令万卷浇胸次,便觉三山到眼前
出处:《次韵烹茶四首 其二》
宋 · 傅察
吏隐从人号懒仙,一瓯常及日高眠。
要令万卷浇胸次,便觉三山到眼前。
客至不须樽有酒,家贫肯厌突无烟。
清泉近在南山麓,珍味殊胜渭水煎。
要令万卷浇胸次,便觉三山到眼前。
客至不须樽有酒,家贫肯厌突无烟。
清泉近在南山麓,珍味殊胜渭水煎。
注释
吏隐:官员隐居。懒仙:懒散的仙人。
瓯:古代的一种小盆或碗。
日高眠:睡到很晚。
万卷:形容书籍极多。
浇胸次:洗涤胸中的郁结。
三山:传说中的海上仙山。
樽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肯厌:肯否嫌弃。
突无烟:烟囱没有烟,指家中简陋。
南山麓:南山脚下。
珍味:珍贵的食物。
渭水煎:渭水烹煮的食物。
翻译
官吏隐居被人称为懒仙,常常一整天都在高枕而眠。想要用万卷书洗涤心中的烦忧,仿佛三座神山已近在眼前。
客人来访也不必担心酒不够,即使家中贫穷,也不嫌弃烟火气少。
附近的清泉就在南山脚下,那里的美味远胜过渭水煮食的滋味。
鉴赏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所作的《次韵烹茶四首(其二)》。诗中,诗人自称为“吏隐”,即在官职之余过着隐逸的生活,以“懒仙”自称,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他喜欢在慵懒的午后品茗读书,认为书卷可以洗涤心灵,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三山之中。
诗人强调即使家中简陋,客人来访也不必担心酒食招待,他的满足在于清泉烹茶的简单享受。南山脚下的清泉水质甘甜,他认为这比渭水煎煮的珍味更为可口。整首诗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、享受自然与宁静的隐逸生活,以及对茶香与自然之美的独特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