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从双屐探梅萼,忽送孤帆折柳条
出处:《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》
清 · 宋琬
才从双屐探梅萼,忽送孤帆折柳条。
唳鹤滩头春欲尽,鹔鹴坡上梦方遥。
生徒南郡悲长笛,词客西京有洞箫。
我亦因君动归思,那能长住伯通桥。
唳鹤滩头春欲尽,鹔鹴坡上梦方遥。
生徒南郡悲长笛,词客西京有洞箫。
我亦因君动归思,那能长住伯通桥。
鉴赏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,题为《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》。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友人离去引发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归乡之思。
首句“才从双屐探梅萼”描绘了诗人刚刚还在欣赏早春梅花的情景,而“忽送孤帆折柳条”则暗示友人即将乘船离去,折柳赠别,充满了离别的凄凉。接着,“唳鹤滩头春欲尽”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将逝的氛围,而“鹔鹴坡上梦方遥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后自己在远方的想象与思念。
“生徒南郡悲长笛”写出了南郡学子们的伤感,可能是因为友人的离去触动了他们的心弦;“词客西京有洞箫”则借词客吹奏洞箫的场景,寓言友人在远方的孤独。最后,“我亦因君动归思”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被友人触动,萌生了回家的念头,但又“那能长住伯通桥”,表明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长期滞留于此,只能在心中怀念。
整首诗情感深沉,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友人离去后的感触,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