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闻袁安之子孙,何年卜隐芝溪村
出处:《题芝溪送别图》
明 · 胡奎
我闻袁安之子孙,何年卜隐芝溪村。
渭阳舅氏不可作,甥乃仗剑登期门。
芝溪之水清见底,中有别情千万里。
鸣笳叠鼓送行舟,东流有尽情无已。
芝溪水有双鲤鱼,芝溪水有明月珠。
明珠莫弹山头雀,双鲤须传海上书。
渭阳舅氏不可作,甥乃仗剑登期门。
芝溪之水清见底,中有别情千万里。
鸣笳叠鼓送行舟,东流有尽情无已。
芝溪水有双鲤鱼,芝溪水有明月珠。
明珠莫弹山头雀,双鲤须传海上书。
鉴赏
此诗《题芝溪送别图》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,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,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意象。
首句“我闻袁安之子孙”,以历史人物袁安的后人作为引子,暗示了送别对象的身份与背景,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。接着,“何年卜隐芝溪村”点明了地点,芝溪村作为隐居之地,预示着即将离别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追求内心宁静、远离尘嚣的人物。
“渭阳舅氏不可作,甥乃仗剑登期门”两句,通过类比古代典故,表达了送别者与被送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和深厚情感。这里借用“渭阳舅氏”的故事,以及“甥”与“舅氏”的关系,暗示了送别者对被送者的敬重与不舍,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超越血缘的深厚情谊。
接下来,“芝溪之水清见底,中有别情千万里”两句,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,以清澈的芝溪水为背景,象征着送别者心中复杂而深远的情感。水中的“别情”不仅指眼前的离别,更蕴含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“鸣笳叠鼓送行舟,东流有尽情无已”描绘了送别时的壮观场面,通过“鸣笳叠鼓”的热闹气氛,衬托出离别虽有始有终,但情感却如同东流之水,绵延不绝,无法完全割舍。
最后,“芝溪水有双鲤鱼,芝溪水有明月珠。明珠莫弹山头雀,双鲤须传海上书”四句,运用象征手法,双鲤鱼和明月珠分别代表了友情与爱情的美好寓意,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,传递情感的信物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深情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,既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,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,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