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国学网>诗词大全>诗句大全>持书遗乡朋,客费无虚闲全文

持书遗乡朋,客费无虚闲

出处:《跋林学士宋卿帖
宋 · 王迈
朝为一旅人,暮拾九品官。
趾高气且浮,反面视孤寒。
昔闻韩魏公,义风塞人寰。
赤舄坐昼锦,有客排其关。
孤身无所赍,乞公玉盥盘。
公笑授之去,感涕双汍澜。
我始得此事,谓可耸俗观。
家传书甚悉,国史载不完。
今见学士帖,烂然银钩蟠。
方其一第初,半载游长安。
持书遗乡朋,客费无虚闲
近得奁中赀,分壮贫士颜。
宁我食无鱼,不忍渠无餐。
宁我裾无华,不忍渠衣单。
臭味何所爱,敢言囊之悭。
犹愈轻薄儿,一笑黄金拚。
我来阅遗书,据案发长叹。
纵横才片纸,突兀已万间。
魏公为上相,庇士易为欢。
林公初筮仕,为此良独难。
景仰前辈人,高节骞云山。
原下不可作,清风何时还。
泚笔哦此诗,寄名乌丝栏。
庶几一见者,可以激偷顽。

注释

一旅人:普通人。
九品官:古代官职等级。
孤寒:贫困的人。
韩魏公:历史人物,此处指韩琦。
赤舄:红色官靴,象征高位。
昼锦:白天穿华丽衣服,比喻显贵。
玉盥盘:珍贵的洗手用具。
耸俗观:引人注目,震动世俗。
学士帖: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。
烂然:光彩照人。
长安:唐代首都,代指京城。
乡朋:家乡的朋友。
奁中赀:箱中的钱财。
壮贫士颜:使贫困的人脸色红润。
囊之悭:吝啬的口袋。
轻薄儿:轻浮的人。
据案:手扶案几。
突兀:突然,出人意料。
庇士:保护读书人。
筮仕:占卜后出仕,指初次做官。
骞云山:形容高尚节操超越常人。
原下:低处,谦逊的态度。
乌丝栏:古代书籍的边框,此处指诗篇。
偷顽:懒惰和顽固的人。

翻译

早晨还是一个普通人,傍晚就升任九品官员。
趾高气扬,对贫困的人不屑一顾。
过去听说韩魏公,他的仁义风范充满人间。
他穿着华丽官服,有人却在门外求见。
他独自来访,没有礼物,只求一盘洗手用的玉盘。
韩公笑着赠予,他感动得泪流满面。
我初次得知此事,认为能警醒世人。
家传的书籍详细记载,国史也未能详尽叙述。
如今看到学士的帖子,字迹如银蛇盘旋。
当他刚中进士时,半年间在京都游玩。
他拿着书信赠给乡亲,旅途花费从不浪费。
最近得到的钱财,让他能帮助贫困的士人改善生活。
宁愿我自己没鱼吃,也不愿他挨饿。
宁愿我衣裳朴素,也不忍他衣衫单薄。
气味相投的事物我不在乎,怎敢吝啬我的财物。
这比轻浮之人更胜一筹,即使付出黄金也在所不惜。
我翻阅这些遗书,感慨万分地叹息。
短短一篇文字,却展现出广阔的思想世界。
韩公身为宰相,庇护士人易如反掌。
林公初入仕途,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。
我敬仰先贤,他们的高尚节操如同云山般崇高。
这样的美德不能在低处展现,清风何时才能归来。
我提笔写下这首诗,在乌丝栏上题名。
希望读到这首诗的人,能激发起勤奋向上的精神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于前代名士的仰慕之情,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感情。开篇即以“朝为一旅人,暮拾九品官”表达了一种迅速提升的地位变化,但这种改变并没有带来内心的满足,只是让自己显得更加孤独和冷漠。接着引用了韩魏公的义举,以此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。

在接下来的内容中,诗人提到了与林学士宋卿的交往,林卿曾赠给他一帖书信,这份书信如同珍贵的玉盘,不仅是物质上的宝贵,更是精神上的慰藉。诗人感激不尽,并表示宁愿自己生活简朴,也不忍心看到朋友们生活困苦。

最后,诗人通过阅读林卿留下的文字,深深感受到前辈的风范和高洁的人格,这种情感如同清风般令人心旷神怡。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,对人格高尚者的崇敬,以及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