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膝齐荣贱,差肩次后先
出处:《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》
唐 · 白居易
盛时陪上第,暇日会群贤。
桂折因同树,莺迁各异年。
宾阶纷组佩,妓席俨花钿。
促膝齐荣贱,差肩次后先。
助歌林下水,销酒雪中天。
他日升沈者,无忘共此筵。
桂折因同树,莺迁各异年。
宾阶纷组佩,妓席俨花钿。
促膝齐荣贱,差肩次后先。
助歌林下水,销酒雪中天。
他日升沈者,无忘共此筵。
注释
盛时:繁荣昌盛的时代。上第:权贵,高官的地位。
群贤:众多的贤能之人。
桂折:比喻人才出众。
莺迁:黄莺迁徙,常喻指人的升迁。
宾阶:宾客站立的台阶。
组佩:古代官员和士人佩戴的彩色丝带,象征身份。
妓席:指宴会上的歌妓或乐妓。
花钿:古代妇女面部的装饰物,这里形容女子美丽。
促膝:形容亲密交谈,膝盖挨着膝盖。
差肩:肩膀相靠,形容位置的前后。
销酒:以美景助兴,使酒意消解。
升沈:升迁与沉沦,指仕途的起落。
筵:宴会,酒席。
翻译
盛世之时我陪侍在权贵之侧,闲暇之日与众才俊聚会。如桂花般的人才因同处一棵树下而相聚,如黄莺般的人物各在不同的年华升迁。
宾客的台阶上装饰着彩色的绶带,歌妓们席间宛如花朵镶嵌的饰品。
无论尊卑贵贱都促膝相谈,按地位高低依次排列。
伴着林下的流水助兴歌唱,以雪中的天空消解酒意。
将来不论谁升迁谁沉沦,都不要忘记我们曾共度的这场盛宴。
鉴赏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东京(今开封)举行的冬日宴会,聚集了众多文人雅士。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活动的情景再现,展现了当时文人间的交游之乐与情谊。
“盛时陪上第,暇日会群贤。”表明是在一个繁华时期,在闲暇的日子里,与一群才智之士相聚。这里的“上第”指的是高级官员或社会上的尊贵人物,“群贤”则是对与会者的敬称。
“桂折因同树,莺迁各异年。”诗人通过对桂枝和莺鸟的描写,传达了友谊长存的情感。桂子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友情,而莺鸟则是离别和怀念的象征。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聚会时的情谊,也暗示了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。
“宾阶纷组佩,妓席俨花钿。”这里描绘的是宴会现场的热闹景象,“宾阶”指来宾所站之处,“纷组佩”形容珍贵的佩饰交错杂陈;“妓席”则是坐着的女伎,“俨花钿”表达了她们华丽的装扮和精美的首饰。
“促膝齐荣贱,差肩次后先。”这两句诗强调了宴会上宾主之间平等无别、互相尊重的气氛。“促膝”意味着亲密无间,“齐荣贱”则表明无论地位高低都能享受同样的荣誉;“差肩次后先”进一步强调了宴会上的平等和自由。
“助歌林下水,销酒雪中天。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增添了宴会的诗意与画意。“林下水”和“雪中天”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,同时也反映出宴会的愉悦和宁静。
最后,“他日升沈者,无忘共此筵。”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美好记忆的珍视,以及希望即使在未来的岁月里,也不要忘记今天共同享受的欢乐时光。这里的“他日”指的是将来,“升沈者”意味着无论未来如何变迁,“共此筵”则是对这次聚会的深情留恋。
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游之乐,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