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骑马醉,江月钓渔歌
出处:《同姜泛水题裴司马东斋》
唐 · 刘长卿
不记鄱阳郡,俱因谪官过。
白云心已矣,沧海意如何?藜杖全吾道,榴花养太和。
春风骑马醉,江月钓渔歌。
步履侵苔廨,顷冠拂薜萝。
远山终日在,芳草傍人多。
莫学灵均怅,愁竟楚水波。
白云心已矣,沧海意如何?藜杖全吾道,榴花养太和。
春风骑马醉,江月钓渔歌。
步履侵苔廨,顷冠拂薜萝。
远山终日在,芳草傍人多。
莫学灵均怅,愁竟楚水波。
翻译
不再记得曾游历过的鄱阳郡,都是因为贬官才经过这里。我的心已经如白云般飘渺,面对沧海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?
手握藜杖,我坚守自己的信念,欣赏石榴花开带来的和谐气氛。
春风中策马而醉,月下江边垂钓,生活如歌。
步履踏过长满青苔的官署,头巾轻拂着藤蔓植物。
远方的山峦日复一日,身旁的花草繁多。
不要学屈原那样满怀惆怅,愁绪只会像楚水一样泛滥无边。
鉴赏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。诗中“不记鄱阳郡,俱因谪官过”两句,说明诗人因为被贬官而来到这个地方,并且已经淡忘了过去的职位和地名。接下来的“白云心已矣,沧海意如何?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,仿佛在问自己对于广阔无垠的自然界是怎样的情感态度。
“藜杖全吾道,榴花养太和”两句中,“藜杖”是一种古代老人用的拐杖,这里象征着诗人的修养之道已经完整,而“榴花养太和”则是说在美丽的榴花下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平和心态。
接下来,“春风骑马醉,江月钓渔歌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:春天的微风中,诗人骑着马儿,在自然之中寻找到了一种醉人的境界,而“江月钓渔歌”则是夜晚时分,借助月光和水波,吟唱着渔夫的歌谣。
“步履侵苔廨,顷冠拂薜萝”两句,通过脚下的苔藓和头上的草木来形容诗人的漫游之举,既表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,又暗示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。
“远山终日在,芳草傍人多”则是对远处山峦不变的赞美,以及对周围生长茂盛的芳草的描写,诗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。
最后,“莫学灵均怅,愁竟楚水波”两句,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像古代的贤人一样总是忧心忡忡,而是要把忧愁抛在脑后,就像是那流动不息的楚水之波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。